斯米•马哈茂德•凯尔(Rasmy Mahmoud Khair)曾在沙特阿拉伯一处农场工作近15年,以此养活在约旦的家人。结束农场工作之后的20年里,他和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不断尝试重新用一份沙特的工资来养活全家,结果都是徒劳。

Joel Millma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穆拉德•凯尔(右),他的父亲(拉斯米•凯尔)和母亲。

凯尔说,他们现在用的是其他人──菲律宾人,巴基斯坦人。凯尔解释说,他想重操喂鸡的旧业,但不断被沙特当局拒绝,理由是约旦申请人必须获得熟练技工认证。凯尔说,以前他靠养鸡一个月挣700第纳尔,按当时汇率计算折合1,000美元左右,而现在打零工一个月最多挣200第纳尔。

波及中东的示威活动,一定程度上是该地区缺乏就业机会引起的仇恨导致的。但恰恰是在阿拉伯世界失业率不断升高之际,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地流向了一个外来人群:亚洲客工。

据总部位于开罗的阿拉伯劳工组织(Arab Labor Organization)报告,从摩洛哥到海湾国家,阿拉伯语世界失业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该组织警告说,如果缺乏实实在在的就业增长,那么失业人口有可能在2020年以前膨胀到1亿以上。

盛产石油的酋长国仍是阿拉伯世界一部制造就业的机器,但阿拉伯人获得的工作却没有以往那么多了。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海湾合作理事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成员国(包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卡塔尔和阿联酋)雇用的“客工”在1,500万人以上。

阿拉伯劳工一度是这部分劳动力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现在海湾合作理事会成员国来自波斯湾以东地区的客工约有1,100万,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亚洲人首先是在服务业和建筑业岗位上挤走了阿拉伯人。但现在除了医药与法律等专业领域以外,其他行业亚洲客工的人数全都超过了阿拉伯客工。

在产油国家的雇主眼中,雇用亚洲人有好几个优势。很多亚洲人技能更高,特别是英语更好。在依赖服务业的经济体当中,会说英语是一个卖点。亚洲人更容易解雇、打发回家,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亚洲国家政府代表其劳工施加的压力少于阿拉伯国家政府。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2011年3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一次反政府集会中,一个巴林男孩打出标语。亚洲客工在一旁观看。

上个月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反政府示威中,一名自称埃米尔(Ameer)的男子与声援埃及示威的伊斯兰教徒一道游行。埃米尔是一位大学毕业生,他说自己每个星期都上网查看岗位空缺,把简历投递给阿联酋的雇主,但多数雇主根本就不回复。

上世纪90年代,海合会成员国的雇主看到亚洲人愿意拿更少的工资,便开始拒绝说阿拉伯语的客工。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1990年入侵科威特后,很多阿拉伯客工还被认为政治上不可靠,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母国政府的领导人不全力支持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联合行动。

“沙漠风暴”行动过后,估计有100万也门人被赶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驱逐了30万名巴勒斯坦人,他们多数持有约旦护照。安曼管理咨询师穆罕默德•马拉拉(Muhammad Malallah)解释说,阿拉伯员工被看作是要求多多、还会带来政治风险,印度员工就不是这样。

迪拜Appointments公司的招聘经理塔姆辛•多马(Tamsin Doma)擅长于酒店行业的招聘。他说,这里接待行业招聘的人有八成都是亚洲人。

这让约旦等国的政府头疼。今年1月,约旦首相萨米尔•拉菲(Samir Rafai)在被国王阿卜杜勒(Abdullah)解职前的几天前往卡塔尔。在那里,他的代表团为了给约旦人争取更多工作而展开游说。

拉斯米•凯尔估计自己再也不会到约旦以外工作了。他只有一个儿子有固定工作,在一家豪华酒店的厨房里打工,每个月挣200第纳尔。另一个儿子在开出租车。

21岁的穆拉德•凯尔(Murad Khair)在安曼以南的“死海SPA酒店”打工。他说,自己愿意出国工作。凯尔说,自己通过与海合会成员国雇主有关系的承包商找了好多年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雇主满足他的要求,提供一份月工资仅250约旦第纳尔的工作。

Joel Millman / Joe Parkinson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fanqiang70ma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