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

中国听友

1959年BBC中文部记者采访来英受训的香港空姐(BBC)资料照片

今年恰逢BBC中文广播开播七十周年,尽管中文广播即将停播,我还是要祝BBC中文广播生日快乐!

325日是BBC中文普通话短波广播最后的日子,作为BBC中文广播十多年的忠实听友,我深表遗憾和无比难过。

一百六十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BBC,开始收听BBC广播。当时,BBC正在报道英国王妃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今年恰逢BBC中文广播开播七十周年,尽管中文广播即将停播,我还是要祝BBC中文广播生日快乐!

认识BBC

当时刚开始上高中的我,尽管学习比较紧张,每天晚上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大约十点钟,我都会守候在短波收音机旁收听BBC,十一点半BBC全天播音结束,也就是我熄灯睡觉的时间。

其实,我深入了解BBC是从高一英语教科书里一篇关于 BBC Bush House(布什大厦)的课文开始的,迄今我还对那篇课文记忆犹新。之后,我又查阅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了有关BBC的情况。BBC国际广播一九三二年开办,中文广播始于一九四一年。

BBC互动

有一次,我在收听BBC广播时,听到了主持人在节目中提及了BBC在北京的邮箱地址,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给BBC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两个多星期之后,我收到了一个印有”皇家邮政”英文邮戳字样的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BBC寄来的节目表,当时我兴奋了好久。

不久以后,我的文章由任彦辉主持的《中国人谈中国》栏目采用播出,并且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国外稿费,回想当时投稿的繁琐历程,当时我先用蓝色钢笔在方格稿纸上撰写,然后跑到邮局贴上邮票寄出;而如今,在这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写好稿子后,只要轻点鼠标,电邮即刻发出且对方瞬间就能收到。

一九九八年春节前夕,我受邀参加了BBC中文部“新年特别节目”,与中国知名足球明星孙继海和范志毅国际电话连线畅谈,并获赠两位明星亲笔签名的BBC明信片。同年秋,BBC中文部开设新栏目《学生园地》,他又作为栏目中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嘉宾。《学生园地》栏目的开播,丰富了无数中国学生听众的业余生活。

BBC中文部的一些节目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当年的《学生园地》、《流行乐坛》、《英国生活》,还有现在的《留学英国》、《英伦之窗》、《英超足球》等等这些优秀的节目。

说到《流行乐坛》,我当时参加了《流行乐坛》举办的”我与西方流行乐”征文活动并且在节目中播出,主持人玉川给我寄来了一张George Michael的激光唱片作为奖品,迄今我还珍藏着这张唱片。

当然,我最喜欢的栏目还有腾龙大哥主持的《伦敦信箱》,这是一个听友与 BBC进行互动的良好窗口和平台。

通过BBC学英语

说到BBC,最具特色要数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节目,十年里,我从BBC英语教学节目中受益匪浅。从《时事英语》到《听歌学英语》,从《电脑英语》到《地道英语》,现在,我还经常浏览BBC英伦网英语教学版页下载收听《随身英语》和《媒体英语》,BBC的英语教学节目满足了无数中国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需要,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BBC网络互动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我的收音机也该退休了,我开始通过电脑收听BBC了。BBC英伦网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英语教学节目也可以下载或在线收听,一些节目还提供播客服务。BBC在应对多媒体时代的挑战是下了功夫的,BBC英伦网和BBC中文网就是一个好例证。

二零一零年春,应BBC英伦网之邀,我有幸参加了由中文部《留学英国》栏目主持人天舒主持的主题为“年轻人的网络世界”网络互动直播活动。通过国际电话连线与现场的四位嘉宾讨论第一次使用网络和电子邮件的经历、互联网在各自留学道路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的冲击。

此外,我还通过网络连线参与了BBC国际台在伦敦Shoreditch市政大厅举行“超级网力全球对话”活动,来自BBC国际台20多个语言组的记者和受众汇聚一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来了解和探讨不同国家的人们正在关注和谈论的话题,参加者包括中文语组、缅甸语组、越南语组、尼泊尔语组、孟加拉语组、印度语组、印尼语组、波斯语组、阿拉伯语组、索马里语组,巴西语组和西班牙语组等部门,共同探讨互联网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就这样,我就成了BBC忠实听众,铁杆粉丝。尽管BBC中文当前面临如此困境,我还是祝福BBC,愿BBC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注:文章不代表BBC观点和立场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caonimazhanhexie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