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茅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国家主席在三亚的演讲标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不过,以点击量为重要取向的商业门户显然更喜欢呈现下列标题——“胡锦涛谈北非动荡:一国内部事应一国自主办”(腾讯)。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头版上,编辑汇集了证明“中国推动‘金砖’走上世界舞台”的外电评析。胡锦涛与梅德韦杰夫等四国领导人出席记者会的图片也出现在《环球时报》上,这份《人民日报》子报说,金砖五国达成了“惊人一致”:反对在利比亚使用武力,以及要求对金融业推动改革。同时配发的还有旨在证明《三亚宣言》“雄心勃勃”的评论–《不挑战西方,也不喊“西方万万岁”》、《40%人类的正义可引领新秩序》。

不过,比起晨报们还在讲述金砖机制如何试图增加新兴国家发言权,即时更新的网站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座海南小镇–博鳌。根据预告,由中国政府在十年前开始设立的这个亚洲论坛将在今天迎来一个高规格的开幕式。上午10点起,从央视到人民网,再到五大门户,均已开始各自直播,新浪微博热情地向网民推荐政经精英带来的现场即时图文讯息。

作为博鳌论坛创始人之一,拉莫斯的名字连日来出现在中国各路媒体上,根据凤凰网引述,这位菲律宾前总统称赞博鳌亚洲论坛“再经过一两年的培养,它可以成为全球最好的论坛”。

不知道中国外交部昨天的表态会不会影响菲律宾客人在海南岛上的心情。有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称,菲律宾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近日照会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质疑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有关主张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网站记录,得到的回答是“中国政府不能接受”。

有时被斥责为“粉饰太平”的最大工具,有时被颂扬为“舆论监督”的无敌主将——这就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作为“钦差”的双重面貌。

央视对“问题馒头”的曝光仍在为这个中国最大城市的官员们带去震动,食监局党委书记需要在电视镜头前说自己“真的对不起上海人民”。而由新华社发动的“中石化公款茅台”追问也在广东进入到攻坚阶段。

周三,新华社发出调查报道,引用天涯论坛上一则《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帖子,而后向中石化广东公司求证。文称,该公司发言人承认2010年确实采购了数批酒,但“属于公司‘非油品’经营项目”,通过加油站便利店对外零售。不过,新华社稿件旋即引用“知情人”消息,称“没听说也没见过公司出售这些高档酒,网曝所购酒部分是用于接待”,“鲁广余把茅台作为公司接待用酒的主打产品,重要的接待都指定喝茅台”。

由新华社领衔向国企巨无霸发起的挑战得到了同行们不遗余力的炮火支持,其中包括《人民日报》。在广东,从《南方日报》到《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都向这篇新华社电稿提供了足够版面,广州市委机关报的头版上,写明“中石化承认百万公款购茅台”,配以1680000的七位数巨款金额。

“墙倒众人推”–刚刚抱怨过一番油价上涨的评论员们,此时也已备好了向中石化开炮的新檄文。他们联系两年前被指控的价值千万“天价吊灯”,嘲笑便利店里销售高价茅台和拉菲“谎言编得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14日《东方早报》),认定“百万酒单”其实就是一封举报信(国际在线网),要求中石化给公众一个“合理而又详细的解释”(《新京报》)。

 
“惹众怒”–这是今天出版的《第一财经日报》对此间舆情之概括,文章提要说明了背景:“离4月7日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仅仅一星期,中石化便被曝光花168万元购买茅台和洋酒。人们不禁怀疑,居于垄断地位的石油企业真的感受到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了吗?”在论坛和微博上,人们热烈地调侃自嘲,例如“汽油中掺了茅台,能不贵吗”,以及“怪不得发改委不许白酒涨价了”,酷6网正在推荐一首网民改编的“我为祖国喝茅台”歌曲视频。

这种丑闻带来的信任危机是意见领袖们的担忧所在。《京华时报》今天发表评论《喝了天价酒,中石化能否吐真言》,提要强调“奢侈行为的不断曝光不仅极大地偏离了民意寄望,还将在市场上造成更严重的反面效果,令广大用户对‘两桶油’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无法就油品价格达成真正的妥协。”

新华社向中石化集团提供了回应平台,称这家央企宣布派出调查组赴广东调查“天价酒”一事。在这家官办通讯社的鼓励下,如今已有更多媒体从四面八方出击,向新闻发言人连番提问,寻找加油站里的酒水柜台。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描述,其记者昨天对广州、深圳等地中石化所属数十家易捷便利店进行调查,发现便利店内均难觅茅台酒的踪影,但有中石化内部员工爆料称,“倒是中石化深圳公司的VIP贵宾厅发现了年份酒的身影。”

《南方都市报》今刊社论《身陷丑闻,中石化以何自证清白》,文章呼吁“启动对中石化进行第三方的独立审计调查”,因为“系统内部第一时间启动的调查组,与其说是在进行事件调查,不啻说是在动用各种手段深挖‘内鬼’,并且同时启动危机公关给丑闻想辙、找理由。”在嘲笑了中石化广东公司回应外界质疑时的“笨拙和仓促”后,作者强调:公众围观此次中石化爆出的“天价酒”丑闻,所掺杂的情感多是无奈和愤怒的。一边是油价不停上涨的霸道垄断,是不停哭穷、年年亏损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做作,一边却又是人力资源成本毫不手软的叠加,甚至已经到了任何消费都可以堂而皇之列入成本的地步。

一些研究报告称,微博已经取代天涯等论坛,以其即时性和相对宽松的发言尺度,而成为中国负面消息的最大集散地。一个例证是,以李庄漏罪被追诉为导火索,薄熙来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们正在这个平台上展开激烈论战,而这些声音,几乎无法在其它公共渠道找到出口。

对安徽的宣传官员来说,他们的一个下级同僚如今正是以微博为武器,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前天,为了举报所在单位的领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工作人员周文彬选择了“自首式举报”,并在微博上直播了自首的过程,迅速引发网友围观。

同样闻讯而来的自然还有记者,包括《新安晚报》,据周文彬的微博记录,他在早上10时38分接到了这家在本省最有影响力的都市报记者的电话。以头版导读标题,周四《新安晚报》称,这位42岁的副科级基层干部,承认自己2010年“为了让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他关照”,分别向利辛县、亳州市国土局的两名领导送去财物。因为“良心一直不安”,所以现在下定决心去自首,之所以使用微博直播,是因为““能让人第一时间了解到我的情况,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周文彬的创新之举引来的不只是“几多辛酸悲怆”的同情(《武汉晚报》)、“凸显法治尴尬”的慨叹(《山西晚报》),也有评论员们颇多保留的围观–《华西都市报》发表评论,向微博自首发问“私心几许公心几何”:周的举报,更多的好像是官场不得意之后的一种宣泄,微博直播调动的舆论关注,也许只是他重新打通仕途通道的一个工具而已…我们看过太多诸如“副局长举报局长”之类的闹剧,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权力之争…从头至尾,他们都只是想通过体制内的上级来解决问题而已。而《北京青年报》则持相反立场,社评认为“微博”不重要“自首”是关键:不能因为周的“动机”而不去查证他提供的反腐线索…周文彬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动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首材料中的内容是否属实。

中共中央机关报也以读者来论方式谈及此事,称“公务员‘微博自首’考验政府应对新媒体能力”。根据微博上流传的记者抱怨,安徽的宣传官员们已经像全国各地同行过去和现在一直在做的那样,试图影响和阻止外地媒体对这桩新闻的“恶意报道”,而本省的《新安晚报》和《合肥晚报》已经被要求撤回记者。

根据《山东商报》得以在今天刊出的消息,亳州市已派出调查组进驻利辛,而其纪委副书记程效光认为周文彬的举报“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根据官方新闻发布会通报,周文彬曾在2009年1月因“生活问题”被免去原来的所长职务。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caijing&id=42182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