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d by Neolandscaper

石漠化

中广网昆明4月15日消息(记者李健飞)4月14日至15日,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三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在我国“石漠化”重灾区云南文山州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8个省区(直辖市)的代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气象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文山州境内西畴县等多个石漠化治理工程试点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考察,并就“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惊心!“生态癌症”成为生存发展大敌

“石漠化”起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岩溶地貌、亚热带气候,成于人类的活动方式——过度开发、生态破坏,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地区。据2010年统计,我国岩溶地区为44.99万平方公里,已经石漠化的达到了12.96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2%的速度扩展。

  疯狂的石头

  石漠化地区的艰难生存

由于石漠化本身就是地表失去土壤的过程,因此必然和干旱缺水,缺地缺土,水土流失,物种消失,灾害频发相伴生。因为它会给生态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也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是人类生存的大敌。我国自2008年以来将全国451个县列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县,并首先对100个县进行试点。

3年来,各个试点根据自身地理环境特点不断摸索,治理初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石漠化治理总面积已经达到3万平方公里,新增林草植被41万公顷,坡改地9.75万亩,排灌沟渠1.9万公里,蓄水池1.2万口。一些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取得了新突破,出现了诸如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六子登科”新模式和著名的“西畴精神”。

  石漠化侵蚀着我们的生态家园

抗争!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在现场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杜鹰介绍,我国石漠化治理涉及451个县,11%的国土面积,近15%的人口,是一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大工程。3年来中央累计投入22亿,整合带动整体资金投入270亿,2011年还准备投入16亿。2011年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将进入了新阶段——从2008年开始,国家在100个县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今年将转向全面推进阶段,初步计划年内增加100个工程项目县,争取到2013年将工程全面覆盖451个县。经过3年的治理,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沙漠化扩张速度减缓。目前,经过石漠化治理的地区植被覆盖度扩大,植被生物量增多,水土流失量减少,生态得到改善,岩溶地区石漠化速度得到减缓。截至2010年,451个石漠化治理工程县2.2亿人口人均GDP年均增长12.9%,农民收入达到4210元(年均增长12.1%)。

  原来的石头山又见新绿

杜鹰还对近3年来各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了总结。他认识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二是要坚持技术创新,科学治理,实现石漠化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找到切合实际的治理路线。第三是实现长短结合,方式转变,不仅要解决眼前生态突出问题,更要转变工程项目区老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石漠化治理的过程既是植被覆盖保护的过程,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调整的过程,治理工作要把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紧密结合,增强工程的综合性,特别是为打开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门路。第四是坚持资金整合,加大投入,现在的专项资金投入不多,但是整合带动起来的资金缺很大。第五是坚持加强管理,确保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质量。

  植树造林,让秃山重披绿装

创新!云南“六子登科”治理模式成效凸显

会上,8个省区(直辖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还介绍了对石漠化治理的经验、模式和建议,对“十二五”期间治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石漠化地区“水贵如油”

据介绍,云南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岩溶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分布面积达1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全省12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存在岩溶分布。云南省内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大于30%且处于重要生态区位的有65个县(市、区),这些县大部分处于“老、少、边、穷”地区,“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寸金水如油”、“旱季黄沙飞扬,雨季洪水咆哮”、“山穷、水枯、林衰、土薄”是近2800万人处于恶劣生存条件、陷于贫困的主要原因。

  云南文山石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近年来,云南省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治理,探索出了“六子登科”治理新模式。一是坚持“山顶戴帽子”,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坚持“山腰系带子”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坚持“山脚搭台子”,对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耕地进行“坡改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坚持“平地铺毯子”,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五是坚持“入户建池子”,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小水池、小水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六是坚持“村庄移位子”,对丧失生存条件的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山腰系带子-发展油茶产业

通过“六子登科”、综合治理,2008年至今云南省充分发挥3.2亿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并整合各类资金30亿元。目前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共完成封山育林200万亩,人工造林50万亩,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万多人易地搬迁,治理岩溶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云南省初步减轻了石漠化危害,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

责编:谷一平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