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 评论(0) | 标签:时事观点

广东大概是解放后反地方主义反得最厉害的地方——这当然也可以看出广东的个性与活力,而之所以如此,则不能不追溯到两广纵队的建立及其最后归宿上。

两广纵队的前身是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于1943年12月改编组成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成立时下辖第二、三、五大队和惠阳大队、宝支大队、港九大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林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1944年9月,东江纵队进行整编,所属部队编成第一至三支队和第一至三独立大队,还有一个北上抗日先遣队。以后又陆续成立了第四至七支队和北江支队、西江支队。到抗战胜利时,东江纵队所部发展到9个支队、4个独立大队,共11000多人。抗战八年中,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缴获各种枪6500余支、各种炮25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东江纵队有2500多名指战员英勇捐躯。

1946年7月5日,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主力、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和粤中纵队、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部分人员等共2500余人北撤烟台,进入山东解放区,归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领导。10月移驻临沂地区整编。1400余人进华东军政大学等学校学习,其余人员编成东江纵队教导团。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以东江纵队为基础组建两广纵队。4~5月,东江纵队教导团及华东军政大学等学校毕业的东江纵队人员和解放入伍的广东、广西籍战士以及渤海地区入伍的新战士,组成两广纵队教导支队。8月1日,两广纵队在滨县正式成立。曾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治委员,林锵云任副政治委员,姜茂生任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第3团和教导总队,共4800余人,隶属华东野战军。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两广纵队先后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解放广东作战,共歼敌19547人,缴获各种枪支32176支、轻重机枪1128挺、各种炮219门、坦克8辆、运输舰1艘,击毁坦克2辆,击伤敌舰5艘,击沉敌舰1艘;粤赣湘边纵队共歼敌25000余人、缴获各种炮78门、轻重机枪93挺、长短枪23800多支,B-26轻型轰炸机一架。算得上功勋赫赫、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富有广东特色的部队在1950年初广东军区整编却被撤销番号,所属部队改编为珠江、东江、北江、台山和西江等军分区下辖的独立团和广东省公安部队。

这支部队所以被裁撤,最主要原因是对老大哥,从东北来四野不尊重不说,还居然在大打出手,让这个牛气哄哄的正规军很不爽。

1949年10月17日,已经转隶四野的两广纵队(新番号为24师),由邬强副师长的指挥,在广东罗浮山下的博罗县龙华墟一带,围歼国民党一五四师。包围圈缩紧后,一五四师少将副师长郑荫桐派来一团长联系,声称他们已向华南分局联系起义,两广纵队即令其撤出所占山头,进镇接受投降起义仪式。在接受过程,两广纵队袁庚率领的炮兵团一连在夜晚接收一山头时,却遇到开枪阻击,连长王同遂率领队伍全力进攻,结果攻下山头,俘虏“敌军”一个连和连长。可是仔细一看,原来这被俘的一个连,并非国民党一五四师,而是四野赫赫有名的塔山阻击战英雄团的一个连队,那个被俘的连长更是号称“英雄连长”的英雄。这时两广纵队方知打了一场误会战,误俘了同志,一面道歉,一面也为自己的战斗力而自豪——两广的两个纵队,其战斗力竟然可以打胜四野大名鼎鼎的塔山英雄团。而四野的塔山英雄团,虽然知道是一场误会战,但却深为败在了地方军“两广纵队”手下而恼羞不已——于是,这次原本引以为自豪的战斗。不仅导致了这支部队在此后不到半年即被裁撤,而且种下了“四野”憎恨广东地方党政干部的祸根——即所谓“反广东地方主义”运动。

这事得从华南分局的设立说起。1949年9月之前,中共华南分局领导人为方方,但1949年9月11日-19日,叶剑英奉命代表中央主持了在江西赣州召开的中共华南分局委员会扩大会议,宣布中央决定:由叶剑英为首,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陈庚、邓华、赖传珠为常委组成新华南分局。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又任命叶剑英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方方、古大存、李章达为副主席。这两次改组,就形成了以广东籍回乡干部(叶剑英、古大存)和解放前外地来粤干部及广东籍本土干部(主要是原两广纵队成员)三合一的“广东派”干部。这种“广东派”干部的共同特点是,熟悉广东、热爱广东,力主因地制宜治理广东。由于这时“四野”为主的大批南下干部还未成为广东领导层主流,没有真正的“外来通天权威”,这一阶段是“广东派”的发展良机,毫不存在“反地方主义”。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全国一分为四,批准成立东北、华东、西南、中南四大军政委员会,“分封”给高岗、饶漱石、刘伯承、林彪。广东省隶属于中南军政委员会,叶剑英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任主席)。1950年春,根据中南军政委员会的指示,广东开始试行“土改”,由方方担任广东省土改委员会主任。1950年9月正式成立了广东省土改工作团,团长李坚真,副团长林美南、罗明。叶剑英提出了“广东特殊”,先从“三县着手”的土改试点方案,确定先在揭阳、兴宁、龙川三县进行试点。“同年8月,李坚真到中南局参加土改会议,向中南局汇报了‘全省着眼,三县着手’的做法,中南局没有提出不同意见。10月,叶剑英向毛泽东汇报土改工作,毛泽东说:‘土改面积除原定三县外,其他各地委均需选一个区乡进行试点。11月,分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增加了惠阳,鹤山、曲江、宝安、遂溪、丰顺、英德、普宁等八个县各选取一个乡为土改试点。”

这一来,原本就对以两广纵队干部为基础的华南分局心存不满的中南局第一书记林彪与广东矛盾加剧。以林彪为第一书记,邓子恢为第二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土改委员会出面),在对广东土改的评价上,一直同华南分局存在着严重分歧。不久,时任中南局土改委员会主任的李雪峰,公开对广东的土改工作不满意,多次在机关报《长江日报》批评广东土改群众发动不够,太右,是“和平土改”(若没有中南局一号人物林彪的支持,能在机关报上公开批广东么?)。然而以叶剑英为代表的华南分局却一再不同意中南局的批评,我行我素。在这一背景下,1951年 4月,中南局开始大动“手术”,将河南南阳地委书记赵紫阳调到广东,任华南分局“俱乐部”(办公厅)秘书长,不久升任广东省土改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12月25日,又将四野政治部副主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陶铸调任华南分局第四书记;陶铸一来,就接替方方主管广东土改运动。于是,陶铸与赵紫阳紧密合作,从牢牢抓住广东土改大权为突破口,全面夺取广东大权。

至此,中南局正式提出了“广东党组织严重不纯,要反对地方主义”的口号。在陶、赵主持下,广东先后36次大规模进行“土改整队”、“整肃”,到1952年5月,全省共处理广东“地方主义”干部6515人。这期间,提出了“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南下干部挂帅的方针”,于是,各级党委都要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当第一把手。任命四野第十五兵团副政委欧阳文、第四十三军政委张池明分别担任粤东区和粤西区党委第一书记,第四十四军政委谭甫仁、第四十五军政委谢明分别担任东江和珠江地委第一书记,其他各地、县,原则上均由南下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先后调入数万名大军、南下干部。作为广东地方干部的老领导方方,一直不同意“广东干部队伍不纯”的估计,挺身保护广东干部。这样,陶、赵便开始提出广东地方主义问题,最终得到中南局和毛泽东的肯定。1952年6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主持会议,在周恩来、薄一波、罗瑞卿、邓子恢、叶剑英、方方、赵尔陆、陶铸在场的情况下,毛当面批评方方:广东搞地方主义,并说:“这里是最高会议,讨论广东问题。”又说,方方“你犯了两条错误。一是土改右倾;二是干部问题犯地方主义错误。——广东土改迷失方向。我要打快板,方方打慢板。全国三个乌龟,广东、福建和广西。现在福建、广西爬上来了,广东还在爬”。毛泽东对所谓所谓“广东地方主义”发指责是:首先,反对中南局提出的“依靠大军、南下干部”,在干部任命中,偏重本地干部。其次,提倡广东特殊性,搞“和平土改”。最后拉帮结派,“组织反党小集团”。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当然不难发现:这与其说是对广东的指责,不如说是对广东在土改方面独树一帜的赞扬。

也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宣布,陶铸取代方方,叶剑英抓总(实际上让叶不要管陶)。叶剑英只好当场检讨自己的广东特殊论。

就因为两广纵队的特立独行和以后其成员在土改中的别具一格,使得这支部队声名不彰,然而,历史正在修正这一偏颇。

信力建的最新更新:
  • 绝不允许对臀下说三道四 / 2011-05-30 07:54 / 评论数(0)
  • 当崴脚部面临珍珑棋局 / 2011-05-29 08:10 / 评论数(3)
  • 信息公开是政府最有利的武器 / 2011-05-29 08:09 / 评论数(5)
  • 信孚要闻热烈欢迎“任大炮”加入幼教行业 / 2011-05-27 12:25 / 评论数(4)
  • 信孚电讯(5.27)王长田:我说的不是人 / 2011-05-27 12:24 / 评论数(2)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