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伯通,来源: 作者博客

今天,咱们聊点之前没聊过的故事。

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其最妙之处在于——很多“名流”在接触了微博之后,其原本不为人知的软肋渐次曝光。清华教授李希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微博上露怯的公共人物,当然,在“新闻专业出身”的映射下,传播谣言的举动更添喜感。

但是,在没有微博之前,李教授是怎样传谣的呢?根据他的工作性质来看,主要依靠的是“讲座”和“访谈”的方式。

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从这样一场“讲座”开始。

1.清华教授李希光与弟子史浩宇的惺惺相惜

在2003“非典年”,李希光老师曾提出了“WHO提供给我们的是恐慌”的惊人之论。在一次“人文专家谈非典”的讲座上,李老师虽然算错了数字(100%-21%=“80%以上”),也弄错了英文单词,但他的价值观神采飞扬——“由《时代周刊》等西方媒体制造的病毒猛于SARS病毒!”——

“谈到媒体夸大报道的可能因素,他列出了如下三点:SARS发生的不可预测性;至今尚未完全认识的神秘感;重疫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敏感地位。‘四月二十日之前,我用google搜索SARS,只找得到这个解释:‘SARS:(安全可信的社会)。’’他的讲话总会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惊喜。 (编者注:作为一个常用词组,SARS本意是“安全与可靠性学会”,不是什么安全可信的社会)

怎样做出平衡的报道——实现“SARS (Safety And Reliable Society)”社会,李老师为我们新闻人提出了希望。”——以上内容摘自新闻稿《“WHO提供给我们的是恐慌”——李希光教授谈非典》

当然,写作这篇新闻稿的“史浩宇”同学(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01级本科生),也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他曾经在清华图书馆与温总理“亲密接触”——

“新闻与传播学院01级本科生史浩宇和同学们一听说总理来了,都忍不住离开座位前去张望。‘快看书!别让总理认为咱们不读书!’一位同学提醒大家。

没多久,总理来到了他们中间。‘今天和大家聊一会儿,不会耽误大家的时间吧?’总理问。同学们用笑声做出回答。随后,总理在史浩宇对面坐了下来。

民主与科学、光荣与梦想、五四精神在总理的讲解下令人神往。史浩宇和同学们不停地用笔记,用心记,记下总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讲得口渴了,总理停了下来:‘谁的水能给我喝一口?’四五位同学立刻递上了自己的水杯。

史浩宇的眼睛湿了:‘在这个非常时期,连同学们都小心在意,不敢使用别人的物品。可总理居然毫不在意!’”——以上内容摘自清华大学网站(原载中青报)《我也是一片树叶》

看到弟子如此动情,身为老师,李希光也是感慨万千,他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终于在<中青报>看到了中国新闻学的希望》——

“这是在把总理当成一个普通人来描写的故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完全用对话来吸引读者。通过这种类似海明威小说的对话体,记者在总理和广大的读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关联点,在总理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总理与同学之间的对话听起来都很平常,但是,正是这些听似简单的对话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没错,他指的正是《我也是一片树叶》,那篇“史浩宇的眼睛湿了”的新闻特写。

2.李希光老师精彩语录

没有精彩语录的公共人物是干瘪、不丰富的。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做的很好,在此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他的精彩语录——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美好的理想”——李希光《跨媒体新闻学悖论》

“我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李希光接受采访时谈到

“新闻的构成最终是由记者、编辑和政治家们决定的”——李希光《跨媒体新闻学悖论》

“我相信我们的媒体讲的都是真话”——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

“中国的形象是国际媒体制造的”——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

“美国人自称哈佛是美国的清华”——李希光在做客某网站时谈到

“有关任何反战和批评声音都不得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上”——李希光《新闻自由与新闻公正》

3.李希光与“Li Xiguang”

搜索一下“双重人格”,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具体指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不幸的是,李希光老师可能患有这样的心理疾病。

一个的不为人所熟知的事实是,李希光至今还在《环球时报》的英文版开设专栏。署名“Li Xiguang”。

拿他近期的一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新闻业被困在了特殊利益集团的网中”,文中主要表述了中国媒体工作之不易,在各种压力下常常假装中立,中国媒体的透明度需要打个问号。在文章结尾处,李还写到——“新闻业的真相在哪儿呢?也许只存在于理论物理学中吧。”

“Li Xiguang”的价值取向,和“李希光”名下的著作其实并不相近,而在此之前,这样的差别已经被发现。

例如SARS的时候,CNN采访他为什么中国新闻不畅,他也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其实没必要,应该放开媒体采访;但是转回头对中国学生就说,SARS恐惧都是国外媒体搞出来的。

再比如,他的英文论文主张信息自由流通,但他的中文论文多是主张信息控制。仿佛Li Xiguang和李希光是两个人,互相反驳。“一个叫Li Xiguang,是一个西方传媒思想的播种者和新闻自由的推动者;另一个叫李希光,是反西方媒体的领路人和言论自由的扼杀者。我甚至可以直接用那个叫Li Xiguang的话和理论来直接驳斥这个叫李希光的谬论。这个Li Xiguang反对李希光的游戏,中国有第二个传媒学者能作出来吗?”

上边这个是安替老师的疑问,我思考了两天,没有得出很合适的答案,不知诸位看官意下如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