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生於德國猶太家庭,1938年舉家逃難來到美國,1954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57年撰寫《核武器與外交政策》,提出核彈造成的「恐怖平衡」,改變美國的戰略思維,主張聯華抗蘇。1969年至1975年,基辛格在尼克遜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1973至1977年,他在尼克遜和福特總統任內擔任國務卿。他主張與蘇聯、中國、越南、古巴等國家緩和矛盾,並試圖調停第四次中東戰爭。基辛格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71年,基辛格在巴基斯坦上演戲劇性一幕,成功秘密訪華,為尼克遜總統的破冰之旅鋪路。基辛格四十年間訪華五十多次,成為幾乎所有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座上賓,被中國官方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五月底慶祝八十八歲生日的基辛格,最近推出新作《論中國》(On China),他在書中表現出政治現實主義者的務實和狡黠,他認為民主是一種治國的負擔,處理外交關係應伺機而動,不應該因人權和民主的說辭而過於感性,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他回顧中美兩國在歷史上的交流與衝突,評價美國各屆政府的外交政策,表示中美之間的關係要遵循「共同發展」(co-evolution)的原則,建立更全面的外交框架(diplomatic framework),否則未來可能出現的冷戰將會阻礙兩個國家的進步。(沈達明)■ 五月底慶祝八十八歲生日的基辛格,最近推出新作《論中國》(On China),他在書中表現出政治現實主義者的務實和狡黠,他認為民主是一種治國的負擔,處理外交關係應伺機而動,不應該因人權和民主的說辭而過於感性,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他回顧中美兩國在歷史上的交流與衝突,評價美國各屆政府的外交政策,表示中美之間的關係要遵循「共同發展」(co-evolution)的原則,建立更全面的外交框架(diplomatic framework),否則未來可能出現的冷戰將會阻礙兩個國家的進步。(沈達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