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我與漢語

 

漢語是我的母語。

 

我對漢語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賦,聽媽媽講,我半歲就學會了說話,十個月大的時候就會背了《春曉》,兩三歲時我有着遠比同齡男孩清晰的語音,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四歲時被稱作「小錄音機」。我對漢語有着與生俱來的興趣,一開始這種興趣體現在漢語的載體——漢字上。記得小時候,我的一大愛好就是翻字典。一年級買了《新華字典》,一有空就看字典。對那時的我來說,漢字是一種神秘的符號,令我肅然起敬。很快我便認識了比同齡人多得多的數量的漢字,甚至一度被同學稱為「活詞典」。

我的姥姥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常年茹素,每天都要上早課唸經。記得是小學三年級,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翻起了姥姥的佛經,那是一本《妙法蓮華經》,沒看完一頁,就發現了一個不認識的字「羆」。我立刻拿出字典查,可是我明明查到了頁碼,卻在那一頁怎麼也找不到這個字。鬱悶了好久,終於在「罴」字右邊的小括號中找到了「羆」。以前我從來沒有注意過括號中的字,那次可謂是讓我大吃一驚。翻看字典「凡例」,才知道括號中的字是「繁體字」和「異體字」。我仿佛如海盜發現了自己錯過的寶藏一般驚喜,便開始重翻字典,不過這次的重點是括號中的「繁體字」和「異體字」。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看字典是一個奇怪的愛好。可以想象,當小朋友們都在追逐遊戲的時候,一個古怪的男孩獨自坐在一個角落裏面如癡如醉地看着一本字典。這或許是與生俱來的興趣吧。或許還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我自幼便喜歡「與衆不同」——越有人覺得我的一個行為古怪,我就越喜歡做這樣做。

小學六年級,在安陽這樣一個教育資源極其不平均的地方,迫於殘酷的「小升初」考試競爭的壓力,我上了一個由語文老師辦的培優補習班。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我都要上一個和學校裏講得很不一樣的語文課。這個語文課講了很多遠遠超越小學課本的語文課程內容,涉及到不少文字學、語法分析內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師為了激發大家學習興趣而設立的「考倒老師」欄目。我出了很多生僻字的題來難倒老師,至今記憶猶新。

同樣是小學六年級,大概2003年12月,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一部叫「曹雪芹」的電視劇。記得有一個細節,一個少爺在讀書,讀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時,我的心靈就像觸電一樣。雖然不懂這句話出自《詩經》,更不懂什麼意思了,卻讓我發瘋一般地愛上了《關雎》。媽媽看到以後,就給我買了一本《詩經》。我開始背誦詩經,一度背下來了近一百篇。背的時候我發現了不少字都不認識,甚至《新華字典》上面都查不到。感謝我的母親給我買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我終於明白了,我學過的那六千漢字還是太少了。

高二暑假保送以後,高三可謂我最輕鬆的一年了,我可以幹我喜歡的任何事情。我看了一遍新白娘子傳奇,而且發現了一些臺灣和大陸標準不同的字音,而且寫了一篇《新白娘子傳奇》字詞讀音錯誤研究。雖然所謂「研究」很淺薄,但是我從中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危」「微」在國語中讀成陽平,而普通話中卻是陰平。現在看來這是因為「危」「微」在切韻音系中是濁音平聲,到普通話的變化中應該是變為陽平,而陰平則是北京土音。國語和普通話最大的不同便是國語審音偏向經典和規則,而普通話審音則多從俗音口語,於是就造成了「危」「微」這樣的字在國語中讀陽平,而在普通話中讀陰平的現象。可是在我當時剛剛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並不知道其背後的道理,並且對其原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到處找資料,看維基百科。終於我慢慢知道了中古漢語和「切韵音系」。

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Youtube上看到了一個《將進酒》中古漢語朗讀

 

看完以後,我猶如五雷轟頂,真想對着世界大喊:「這才是真正的漢語!!!」,並且對其作者Polyhedron崇拜之情簡直無法表達。我暗下決心,我也要學會用「中古漢語」說話。現在想想,我當時幼稚地認為中古漢語真的就是的,而不知這僅僅是切韻音系的音值構擬。

之後我便開始了零基礎的艱難的自學,我去書店媽媽給我買了王力的《漢語史稿》看。我可謂是大開眼界,說了這麼多年的漢語,沒想到我竟然這麼不瞭解!可是看到國際音標符號的時候,我卻怎麼也看不懂了。我嘗試自學各種記音符號,卻始終不得其法,遲遲沒有進展。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來到清華大學,我選了一門空前絕後的好課——語音學。講授這門課的賴靜如老師是臺灣人,而且是SIL組織的人,水平非常高。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再加上寒假川滇瀕危少數民族語言田野調查之旅,我對語音學可算是掌握了個不錯。也許是一次次的偶然,我終於走進了漢語音韻學的殿堂。這學期我選了彭迎喜老師開的音韻學這一門課,積壓在我心頭的一年多的問題終於逐漸明朗。

真正熱愛漢語的人,應該學習漢語音韻學,瞭解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到現代漢語的來龍去脈,明白方言之間的內部關聯。我最近還做了廣韻查詢系統以造福後人,我相信有我這個系統的存在,一定能讓不少人少走許多彎路的。想想我真的應該感謝我的母親總是在關鍵的時候給我支持,恰好今天是母親節,願我的母親永遠健康。

後話:這篇文章寫到現在幾乎算是流水賬了,我也開始也沒想好到底要寫什麼,算是個回憶的隨筆吧。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