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39岁的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英国伦敦一处警察局现身,英国警察随后拘捕了他。此前,以行踪神秘著称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连续披露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文件,使美国陷入外交僵局。

然而,英国警方的拘捕行动并非因为阿桑奇的解密,而是源于2009年8月阿桑奇在瑞典与两名女性的纠纷。当时,阿桑奇正在瑞典申请居留权,以利用瑞典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触怒世界诸国的维基解密网站。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两名女性向检方称,其与阿桑奇的性行为最初是自愿的,但在安全套破裂之后,演变成为非自愿行为。阿桑奇由此涉嫌强奸罪。

诡异的是,针对一年前的犯罪指控,国际刑警组织却迟至2010年12月1日发布红色通缉令,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通缉朱利安·阿桑奇。

巴西总统卢拉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分别谴责了逮捕阿桑奇的行动。卢拉形容逮捕阿桑奇是对言论自由的攻击,而普京则表示这有违西方所宣称的民主价值。

处于“不仁不义”尴尬地位的美国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12月8日凌晨,阿桑奇在《澳大利亚人报》网站发表了阿桑奇为维基解密辩解的文章《不要枪毙说真相的人》,称维基解密应当得到保护,而不是威胁和攻击,甚至暗示这一案件是美国试图打击维基解密而实施的诬蔑手段。

然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克劳利随后发表声明称,美国并没有计划提出对阿桑奇的引渡要求,“他的被捕是英国和瑞典之间的事情”。

抛开上述种种纷纭复杂的背景,此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新闻自由与国家利益的争论,到底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还是“真相至上”?

真相即武器

阿桑奇再次向世人展现了真相的力量。

从7月26日开始,“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随后又逐步公布了25万余份美国驻外250多个大使馆和领事馆与美国国务院互发的秘密电报,震撼全球。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法国《世界报》和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也给予了配合,并发表“维基解密”电报的摘要。

维基解密(Wikileaks)创立于2006年12月,创办人阿桑奇认为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他声称创建此网站的目的是揭露政府及企业的腐败行为。

该网站的解密效果相当奏效,并导致涉事国家尤其美国的慌乱。涉事其中的《纽约时报》对此评论称,“25万份机密美国外交电报为外界提供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机会,了解位于全球各地的美国大使馆的幕后交涉、对国外领导人的坦率看法以及对核问题以及恐怖威胁的真实评估。这些电报还揭示了奥巴马政府内部对危机和冲突的意见交流。”

政府隐藏了太多的秘密,阿桑奇说,自己无意损害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然而,自从他公布身份之日起,美国就下令追捕这位创始人。

阿桑奇和他的组织似乎并未服软,他们拿真相做武器,与几个国家周旋。遭捕之前,阿桑奇透露称如果遭遇暗杀,更多的全球各国机密将被自动公布。

像创办者阿桑奇一样,维基解密也同样充满神秘色彩。据报道,网站在伦敦的办公室都位于地下室,没有固定的总部,其核心成员是阿桑奇和一小批志同道合的人,此外在全球各地还有800名兼职工作人员。

由于该组织获取信息所需要的计算机隐藏在世界各地,任何国家的法律都难以限制,网站同时声称其数据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审查。

这也就导致,维基网站所揭秘的信息缺乏一定的可信度。但这并不影响其名声大噪。

阿桑奇被捕后,“维基解密”立即在“推特”上发布微博称,“今天针对我们主编朱利安·阿桑奇的行为,不会影响我们的运营,我们将和平时一样,在今晚释放出更多消息”。

告不倒的新闻媒体

截至目前为止,维基解密网站已经卷入大约100多场官司,有人指责其“打着自由的旗号损害国家利益”。

但在极力保障“言论自由”的西方民主国家,自由与国家利益的较量孰胜孰负仍未成定数。在与公权力量的对决中,一些新闻媒体仍能够在法律保障下绝处逢生。

1971年,美国《纽约时报》获得了一份国防部关于越战的绝密报告“五角大楼文件”,全部是最高机密。该报自6月13日开始刊登该文件每天六个版面,预计共10天。

翌日,国防部和司法部以违反美国反间谍法要求报纸停止连载。《纽约时报》发表声明,拒绝此政令,继续连载。

随后,司法部起诉《纽约时报》要求停止连载。法官最后下达法庭禁令,要求《纽约时报》延迟发表剩下的文章,但同时拒绝了司法部关于没收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的要求。

一份报纸在法庭命令下搁置发表一篇文章,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纽约时报》刊登大标题:“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民众陷入一片哗然之时,《华盛顿邮报》也开始连载“五角大楼文件”。司法部同样提起诉讼,但法庭宣布:支持完全彻底的新闻自由。随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新闻媒体加入到连载的队伍中,声援新闻自由,最终演化成新闻界与政府的较量。半个月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宣布解除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禁制令。

3年后,同样是《华盛顿邮报》,因首次披露了共和党在水门大厦的窃听丑闻而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在跟政府的较量中,新闻媒体获得了成功。

阿桑奇与他的维基解密,如今同样被视作让人激动人心的新闻事件。然而,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有质疑者认为,“维基解密是一个不计后果,在不恰当的环境随意传播信息的非法团体,它根本不能算是个新闻媒体。”

中国新闻传播学学者展江认为,维基解密是一家新媒体,属于媒体的范畴,所以它将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

“国家利益不能侵犯公众知情权”

针对维基解密的泄密行为,美国五角大楼和司法部曾公开表示,将依据美国反间谍法来处理此事件。

美国《反间谍法》在世界第一次大战前后仓促而生。1917年,美国左派势力号召民众反对政府的备战政策,为加以应对出台该法,以惩戒那些阻碍战争的人。

1919年,美国出现“抵制征兵第一案”。该案是《反间谍法》与“言论自由”的第一次对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为此设定了言论自由的司法标准即“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言论是否要承担责任得视发表言论的性质和当时的环境而定”,“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可作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之分,而不是不分背景、场合、时间概无差别;对言论自由以保护为原则,以限制为例外。”由此,现在美国处于和平时期,依据《反间谍法》制裁阿桑奇显然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

2006年6月,《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政府秘密监控国际金融转账活动,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以其违反《反间谍法》为由,要求对《纽约时报》展开刑事调查。此事同样不了了之。

展江教授告诉CCN记者,法律是西方国家判断言论自由尺度的唯一标准,“法律没有禁止的就可以报道”,而维基解密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违法行为,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公众的知情权,“维基解密不但促进了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自由,还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政府不愿意向社会公开的那部分信息”。

展江认为,阿桑奇因为涉嫌强奸罪而被逮捕,与其维基解密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不可混淆。展还表示,维基解密的行为与西方民主社会的基本诉求一致,国家利益不能掩盖真相和正义,不能侵犯公众的知情权,因此其获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阿桑奇被逮捕后,来自冰岛的克里斯汀·拉芬森成为维基解密网站发言人,他向世界宣布,维基解密将继续披露机密文档,“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们,除非关闭整个互联网。”

拉芬森还有一个身份是:新闻记者。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