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萨马之后,美国需反思

(2011-05-11)

早报导读

● 陆桢

基地(卡伊达)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奥萨马)被击毙,成为最近一周国际社会持续火热的话题。所有人都明白,拉登的丧命并不意味着反恐的终结。对美国而言,拉登的死毋宁说是阶段性成果不如说是迟来的精神慰藉,9.11惨案下的无辜性命以及为之持续投入数十年的人力、物力、财力损伤终于有了正义的输出。

然而,当奥巴马宣布击毙本·拉登并享受着拉登之死带来的政治“红利”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拉登的死感到欢呼雀跃,抛开伊斯兰世界的原教旨主义极端民众以及少数国家内部出现的惋惜声外,那些遭受过或者正在遭受各种恐怖主义袭击的国家都不禁在问:美国的反恐还会继续如此给力吗,会不会在反恐的双重标准上变本加厉?

美国长期领导全球反恐

长期以来,在西方媒体的长期宣传影响下,我们眼中的恐怖主义就是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言恐怖必称拉登。而遭受9.11恐怖袭击后,也正是美国通过与全球多数国家加强在反恐上的合作,带领世界在全球构筑起反恐的堤坝。于是,全球性反恐成了美国反恐的一部分,而反恐对象和标准也由美国说了算。美国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美国要反谁就反谁,美国要把谁列入“支恐”名单谁就是“支恐”国家,美国要怎么反就怎么反。

站在反击恐怖主义的正义和道义制高点上,美国的这些行为虽然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但还不至于跟美国对着干。

在过去十年,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把伊朗、朝鲜、苏丹等国列入“支恐”名单对其制裁,而针对中国、俄罗斯的“东突”、车臣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组织选择性“忽视”甚至暗中支持,屡屡不经许可在巴基斯坦地区发动袭击造成不少平民伤亡,以“支恐”或“反恐”来划分敌友国家。

现在,拉登死了,作为美国头号威胁的人物被铲除,基地组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正如奥巴马所言,它证明了美国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当无所不能的美国再次挥舞打击恐怖主义的大棒,以其为口实攫取国家利益时,美国反恐的正义性和恰当性将陷入合法性危机。

美国反恐的双重标准与任意扩大

其一,美国在反恐的双重标准上还要走多久?目前,国际社会在何为恐怖主义以及哪些该列入恐怖主义上还存在着不同的争议,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无法为恐怖主义树立统一的标准,因此,各国都有不同的界定和标准。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