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决定

(2011-05-08)

早报导读

● 吴新慧

慢三拍

但如果这次大选所引发的各种政策批判与鞭策、对朝野阵营所提出的高要求与期望,包括选民在内的各方都能有意识地把它们化为提升国家与国民素质的持久动力,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政治泡沫,今年的选举对我们都应是一种作为公民的自我肯定与“重生”。

常听新加坡人自嘲感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不要什么。所以随便,都可以。

一名卖薄饼的小贩是宏茂桥集选区选民,在大巴窑开档。她说:“谁当官都可以啦,反正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多少个国会选举,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轻易地照样过了(cross over),选民的日子也这样过了(live over)。但这一次,一股前所未有的庞大选举能量在前所未有的庞大选票中释放,政府和人民的日子也许还是照过,但行动党新人旧人都知道,下来五年会很不容易过,这一战和下来的战役都得更用心赢取(win over)。

昨天下笔写这篇专栏时,大选成绩还未揭晓,网上的政治议论与骂架或拉票还很活跃,朝野支持者没一刻放松。已经不是随便,已经不是都可以。至少在政治选举上。

上一届和这一届国会选举都成为全国焦点人物的杨荣文在最后一场群众大会上说,这次大选选情激烈,民众的积怨才是关键,而不是工人党本身;工人党只是社会怨言的扬声器。果真如此,为何行动党政府这些年来通过新媒体、更多的政策讨论小组和基层组织与民情联系组(REACH)等管道,却还无法有效传达民情与缓舒民怨?一连串的官方数据如果旨在反映当局征询多少人的意见和建议,而没把这些漂亮的沟通数据转化为更体贴的便民行动,人民更会因为幻灭而生气,感觉各种沟通管道更急于传达官话,而不是民意。

在宏茂桥1道附近的巴刹售卖豆干豆腐品的小贩直言,是政府尤其是行政部门官僚作风让民怨不断积累和升温。“政府一直听不到小市民的声音,人民这次就借反对党来大大出声,让政府高层知道民生是什么,民生在哪里。”

41岁的小贩知道我是记者,说这些话的语气是平和的,转述对这次大选存在的反制情绪的观察。“这些情绪未必都是为反对而反对,政府是做了许多建设,但市民每天在生活上,感觉一些细节没得到照顾。像交通费、老人乘车的优待时间和房价等等,大家都提出了他们的苦处,但有关部门就只是让人觉得一意孤行,它们讲它们的,我们说我们的。”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