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野政治的分水岭

(2011-05-15)

早报导读

● 叶鹏飞

得鱼忘筌

2011年的大选结果,被执政党领袖形容为新加坡政治历史的分水岭——无论是民意的转向、公民意识的觉醒、年轻国人的热情及参与、网络社交媒体的作用——都相当符合这个界定。同样的,新加坡在野阵营在本次选举后,也会经历分水岭式的变化。按照这个趋势,在下一届大选,小党如果不自强求变,生存的空间势必进一步被压缩,最后或将无立锥之地。

不少人在讨论新加坡政治时,下意识地视朝野为两大阵营。其实在任何民主的政党政治,“各为其主”本来就应该是竞争的常态,不但在野党同执政党竞争,在野党之间也在竞争。只因为新加坡政坛长期一党独大,掩盖了在野党之间的竞争。随着工人党赢得国会的6个席次,以及接受2席非选区议员(借此避免让其他在野党获得更多表现的机会),其在野阵营龙头老大的地位确立无疑。这对于其他在野党,恐怕将是更激烈竞争的开始。

工人党本次凭借周详的战略、严明的纪律、高超的执行力和鲜明的竞选主题,建立了政治市场的品牌效应。在接下来的五年,又因为在国会议政的全国性平台,以及管理阿裕尼和后港市镇会的表现和资源,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乃至参与。这无形中又会对其他在野党产生吸引人才上的排挤效应,为它们的继续壮大造成不小的挑战。(当然,其他在野党也可以利用意识形态的不同,建立自己的市场品牌来吸引志同道合者。)

其实,就在工人党取得国会最大在野党地位,以及管理市镇会的优势前,其品牌效应已经在选战期间发挥作用。唯一出现三角战的榜鹅东区,自称长期在那里活动的民主联盟秘书长林睦荃,在对垒工人党候选人时上演滑铁卢,因低得票率4.45%(不得少于12.5%)而失去1万6000元竞选按柜金。工人党候选人李丽连虽然以新人身份面对三角战,仍可获得41.02%得票率,成绩不俗,也能借此一窥工人党在选民心目中的分量。

每次大选前,在野党按惯例都会聚集商讨如何避免三角战;可以预见,在来届大选,如果工人党决定采取强势策略,大可以不必参加这个会议,完全凭自己的需要,自主决定到哪里参选。有了2011年榜鹅东区的教训,其他在野党恐怕难捋其缨。果真如此,这又将严重打击其他在野党的竞选能力,并进而妨碍其发展与壮大。

在这个过渡时期,党魁的个人魅力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党组织的动员和论述能力则将越来越关键。以工人党为例,秘书长刘程强在群众大会上固然是明星,但台下民众喊出的口号始终都是“工人党”;在分享媒体曝光率方面,刘程强也尽量把机会让给年轻候选人,强化政党的整体形象;在关键决策方面,刘程强清楚地划分个人决定(败选也不接受非选区议员职务)和政党立场(其他候选人是否接受非选区议员由中委会决定);在论述上则通过“迈向第一世界国会”,紧扣选民要参与决策的诉求。

这个趋势意味着,新加坡已经没有“业余政客”的生存空间。以前执政党批评的那些平日不见踪影,选举时才冒出来的所谓反对党人,将自动被选民淘汰,而且会是歼灭性的淘汰。“全职”的反对党人首先在工人党出现,其他在野党也必须亦步亦趋,才能争取选民的信赖和支持。政治毕竟是严肃且事关重大的领域,需要全心投入的专业者来从事,无论朝野。在这个意义上,2011年大选的确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

(作者是本报评论员)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