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思索

(2011-05-29)

早报导读

● 吴新慧

慢三拍

能认真思考和提问,即使让官方机构和治国领导多么麻烦,总比漠不关心和自我中心更有意义。

舞台上,十几个80后中国青年,像诵经般重复地念着一组他们近一两年到中国农村访问过的名字。舞台的中央,也不时放映着一张张村民的照片,他们的名字,出生年,出生地。诵着的名字,放大的照片对上了,也对上了那段许多老一辈中国人至今仍不愿提及的“饥饿灾难”遭遇,1959年至1961年。

那是中国社会在1958年,轰轰烈烈正式进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年代。“大跃进”的缘起和官方为这项全国性共产主义工程所纪录的伟业,年轻一代中国人是有机会认识的。唯独他们的祖辈经历过的那三年人为的灾难性饥荒,有所认知的年轻人并不多,家里的老人也不愿谈。

十几个80后中国青年,通过他们告白式的陈述或简单录像所呈现的采访纪录,把这个历史事件的百多两百个见证人搬上今年新加坡艺术节的舞台。那个星期天下午,看的人不多,年轻人更少,但基本上都耐心地跟着这些年轻人的肢体演出与讲述,从下午一点看到晚上七点半。

这是来自北京的独立演出创作团体——生活舞蹈工作室,在2010年创作的记忆系列第二部作品:《回忆2:饥饿》。两百多个受访的老人,从湖北湖南山东云南到甘肃等省份的数十个村子,带着浓浓的乡音跟年轻人回忆那段经历,没有批评,也没有价值判断,就是淡淡地回忆着。反倒是参与这个民间记忆工程的年轻人,父母都不放心也不愿意他们介入,认为那是“反制”或“反共”,宁愿孩子安分守己地“完成大学、结婚生子、立业”。

坐在新加坡艺术学院(SOTA)剧场里看这些20多岁的青年演出,脑海里不期然地浮现我和同事在今年大选期间访问过的年轻人。演员每念出一个受访村民及他们的名字,我的脑海里也翻记着在采访簿上留下的受访年轻选民的名字。他们的出生年、教育背景或就业情况,以及他们对选举的看法。同样是二三十岁青年,同样对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能扮演的角色作了投票前的思索。

4月27日候选人提名日,三个互不认识的青年特地到德义中学提名站支持工人党,其中两个未满21岁不能投票,但表示要趁今年大选多关心国家政治,也要多认识他们所要支持的反对党。20岁的马来青年是初院学生,“要为五年后的第一次投票做好功课”,所以先当工人党的义工开始接触,也会多留意国家政策,“以证明自己不是盲目支持反对党或任何一个政党的。”

另一名26岁青年,虽也很清楚为什么选择反对党,家人已是工人党支持者,但他同样选择从当义工开始,“要自己接触自己看,反对党在新加坡接下来的政治与国家发展的意义和角色”。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