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段子曾在中国网络上广为流传:“不 矢口 亻十 么 日寸 候,亻奄 口斤 言兑 言仑 土云 有 辶寸 氵虑 白勺 言兑 氵去,于 是,亻奄 学 会 了 扌斥 字。”如此精神分裂的表述方式,源自敏感词审查制度。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1RPek5uAJ4[/youtube]


互联网几乎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源源不断地制造敏感词的过程。中国政治事件多,相应的言论禁忌也多。为明哲保身,大大小小的各种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站、微博,纷纷设置了庞大的敏感词库。


敏感词库中有一部分是与性相关的不雅词汇,但大部分敏感词还是与政治相关,例如现任国家领导人及现行政策,以及民运人士、宗教势力等政府眼中的敌人。


敏感词过滤总是在制造黑色幽默。IT论坛的版主半夜被告知删除反动信息:“转让一台独立显卡电脑”;网球比赛的战报无法发布,只因比分刚好是6:4。


于是,绕过敏感词就成了中国网民的必修课。如果说前述拆字的方法还显得被动、消极,那么主动揣测敏感词,用谐音、借代、比喻、影射等戏仿手法使之脱敏,就为这些词汇赋予了一层辛辣的讽刺意义。


敏感词一役,本来居于守势的网民,渐渐将这种颠覆性极强的新型语言变为“弱者的武器”,终于在2009年,演化成“草泥马大战河蟹”的民间语文运动。


草泥马得名于一句粗俗不堪的国骂,但其造型却取自憨态可掬的羊驼。网友为草泥马编写词条、著书谱曲,甚至开发出了一个以它为中心的神兽谱系。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认为,草泥马“底层+幼小”的造型特征,正是互联网民众的自我造像。他们本质上没有侵略性,因言论管制而沦为“数码弱势群体”,于是他们向底层民众作秽语寻租,藉此发动规模盛大的秽语游行;由此强烈的反讽性涌现了,所有读懂它的人都能感到浓烈的敌意。


管理部门试图以治理低俗为名结束这场草泥马风暴,令“草泥马”也成为敏感词,但此番较量之后,网友显然已经占据了上风,他们成为了更具杀伤力的敏感词的制造者。 (来源:《财经文摘》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