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侯选人”注定要成热词且年年发酵

作者:大吼一声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6-13

本站发布时间:2011-6-13 19:23:22

阅读量:12次

  一、

  法工委,即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如果不利用CCTV平台,向各地“独立侯选人”开火,这个民间词汇、这个西方专业选举用语,在中国注定不会火。

  法工委哦,帮了执政党好大一个倒忙。

  为什么?

  首先,早已“厌选”的中国公民,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明白:“选区选民十人以上联合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就可能依法走进各地、各级庙堂,成为各地、各级“议事”的人大代表。并可能在人民大会堂表决器上按钮表决国家事项。

  其次,“代表官定”。如果从四九开始计,距今已六十余载。期间,“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基本上剥夺普通平民,利用宪法赋予的参选权利和机会。

  在群体性事件中,已养成围观习惯的中国老百姓,在当下基层换届之时,以从未有过的政治参与和高涨热情,热烈期待自己,也能做一把主。摒弃“政治冷漠”,向选区选民游说:我们要求一个人,我们推出一个人。请相信“我”,“我”承诺……

  最后,它顺应了当下正在成长、发酵的公民社会。响应政府号召,创新自己管理自己。无所不能的政府,正在厘清自己“不能”的边界。

  二、

  原本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人大法工委,为什么要封堵“独立候选人”?或者说,那个发言人,为什么会在那个岗位上,恐怕呆不长久?

  因为,法工委遵循了不一样的思维逻辑。从起点上,东方不造,中国不适,于法无据。把一个人民根本就从没认真过的事,认真起来。非要把那个线头,从针鼻穿过去一把。你看看,这不是若祸,又是干嘛?铺天盖地引起质疑。人们开始了针尖对麦芒的引经据典,连篇累牍。好不热闹。

  党很被动……

  党很被动是因为党暂时还做不到。注定在网络先发泡,就不奇怪。当然,那个负责人肯定是被授权的。它因此成为授权者的替罪羊。不是宪法规定了什么,中国就可以实行什么。属于方向上的、努力之中的、创造条件的,你非要实操一把,难免不被当局受邀“喝茶”、“跨省”……

  围观反应愿望。大凡成为热词儿流行的,一定是代表了民众愿望。中国公众对选举的热情,是因为看到了法律可用。面对一次次不代表他们利益的基层执政者,为什么不可以用选票,把他们拿下来;弹劾他们、质询他们,发一把自己的声音:让他们远离老百姓。把那些一心为民的人,热衷公益的人,推选到服务公民的岗位上来呢?

  三、

  “橡皮”如果民众还能容忍的话,“铁皮”就要引起爆炸。

  做罐头很危险。凡“爆炸”的地方,都是不给留缝的地方。

  破坏爆炸的条件,就要给民意提供通道,给他们一个抓手。粉饰太平,虚假繁荣,不见问题,冷漠呼声,早晚都得“爆炸”。这不是执政的实事求是,而是执政者的一厢情愿。这是天津市委门口那声响,给我们的警示。

  人民一定要表达。“独立候选人”一定要走红,一定要诞生,一定要从11年开始,成为网络热词。

  当只会“鼓掌”、“举手”、“歌功颂”的代表,日益不具合法性,任何绑架民意的“被”,都该走进历史。

  “独立候选人”绝决不是“狼来了”。这是不是应当成为建党九十年的新语境?

  我以为是。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