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和我没太大关系,不过我还是斗胆来说说我知道的一小部分故事吧。

这一轮关于三峡的争论部分起因于长江中下游干旱,根据我4年多来报道气候变化的经验,我觉得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很微弱的。如果硬要扯上关系,三峡大坝反而会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对极端气象事件起到了某种缓解作用呢。

至于说大坝造成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上游淤泥沉淀、下游土壤侵蚀,以及移民问题等等坏处,肯定都有,但你也得考虑一下大坝带来的好处,包括防洪防涝、河流运输和发电等等。好处和坏处到底谁占优势?那要看你问谁,我只能相信专家的看法,我自己可说不好。

三峡才建成了十几年,你也许觉得时间太短不好评价。前几天我去了趟埃及的阿斯旺大坝,这座水坝1964年就开始蓄水了,完全建成于1976年,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可以总结一下了吧?下面我就来说说这座大坝和尼罗河的故事。

尼罗河对于埃及的重要性怎么夸张都不过分,它使得古埃及很早就进入农耕社会,由此带来了中央集权(法老)制度,这一点和中国非常相似。这条河的水源来自非洲中部,每年随着雨季的到来,河水会大涨一次,将下游的河岸彻底淹没。河水带来了淤泥,是非常好的养分,这就是为什么尼罗河两岸的农田一直高产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也让两岸的耕地有半年时间无法耕作,农民们干点啥好呢?修个金字塔吧!事实上,金字塔就是由这些农民们修成的,而不是奴隶。

可是,想象一下河边的生活吧,那是怎样地提心吊胆啊!所以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11世纪就开始考虑修水坝,因技术条件不足未能实现。第一座大坝建在阿斯旺附近,是19世纪末期由英国人建起来的。到了1952年埃及独立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第一任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建造第二座大坝,这就是“高坝”(High Dam)。

关于高坝的各种数据,以及建坝的复杂历史,大家可以去看维基的网页,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来说说这次实地考察的见闻。

首先,如今的尼罗河两岸住满了人,而且河上有非常多的游轮和渔船在航行,这在建坝之前都是很少见的。过去的尼罗河水涨落幅度非常大,涨水时两岸几公里范围全部淹掉,落水时仅剩一条小河沟,无法航行。大坝使得尼罗河水位相对恒定,两岸居民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了。

大坝建成后河岸位置相对固定,为修建现代化灌溉系统提供了可能性。据统计,大坝使得整个埃及的可耕地总面积增加了30%,并且让过去的一年一收变成了现在的2收3收,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站在尼罗河中间向两边望去,耕地外边的沙漠清晰可见。埃及人民就是靠这一长条耕地维持生活的。我遇到的埃及人大都认为,大坝让他们的生活变好了。

我遇到的唯一一个说大坝不好的是一位纪录片导演(来个会心一笑吧,呵呵)。据他说,大坝导致来自上游的淤泥无法沉积在耕地上,降低了土壤肥力。先不说这样增加肥力的代价就是淹没耕地,根据维基提供的资料,淤泥对于耕地的养分作用一直被大大高估。事实上,在建坝之前,来自尼罗河的养分有88%都流入了地中海,真正沉降在土壤中的微乎其微。即使这样,埃及人也已经开始挖掘纳赛尔湖的淤泥,用于增加下游的土壤肥力了。大坝并没有让养分丢失,只是需要换一种办法来获取。

大坝的其它优缺点维基网站都有详细介绍,我只想提一点,那就是努比亚古迹被纳赛尔湖所淹没,这几乎是阿斯旺大坝唯一一条毫无争议的坏处,国际组织并没有站在一旁冷嘲热讽,而是主动提供资金和技术,在UNESCO的带领下发起了一场拯救努比亚文化的运动,甚至将一处重要神庙整体搬迁到了高处。大坝建成后,努比亚博物馆也随着建成并向社会开放,让游人可以继续学习研究努比亚人的历史。虽说差点事儿吧,但我在这个博物馆待了半天,收获肯定大于去实地一个一个地考察。

总之吧,修大坝确实是件有利有弊的事情,好坏要看你问的是谁。任何人当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就怕有人偏听偏信,甚至捏造事实,这样做不但不能实现所谓的“民主”,反而会给这个挺美好的词汇带来很多负作用。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在民主的问题上互相攻击?我觉得大家并不是否认民主的好处,而是在讨论实行民主的方法。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知道情绪化的煽动,那根本就不用政府打压,自己人就先得打起来。

回到标题。三峡大坝到底是不是个好大坝?我不知道,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所以还是听专家的吧。读到这里很多人会说现在的专家都靠不住,可即使他们靠不住,也比你更可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