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公司上市规则不尽相同。大体上来讲,中国证券市场重门槛,而美国市场则重管治,相对来说,门槛就变得很低。比如在OTCBB——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上,没有任何盈利要求。即便是在纳斯达克市场,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也可想法子上市,只要总收入和总市值分别达到7500万美元。美国证券交易所对盈利要求极低:年税前利润75万美元即可,而另外一个纽约交易所则稍高一点。另外,也可以采用买壳上市(反向并购)的手法,比如酷6就是这样上市的。这个手法是中国公司上市的热门手段,从07年开始,已经有159家公司采用这种手法进入了证券市场。

较低的门槛使得更多的公司可以上市,也就意味着更多的风险投资者可以借由上市来套现顺利终结这个投资项目。这是美国的数字经济如此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由足够的投机资本愿意加入到前期投资中。但较低的门槛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游戏的参与者必须对游戏规则有足够的尊重,一旦被发现破坏规则,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近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上表现不佳。这份不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是公司的确尚未赚钱,借着某种概念,股价一路飙高而后大幅回落。这倒是符合游戏规则的。2000年的中概(主要是门户)集体上市,后来互联网泡沫破灭,投资者损失惨重,这属于愿打愿挨的情况,没人能说三道四什么。

但第二个方面就非常危险,那就是“作假”,或者说,诚信问题。早年网易有财报上的一些麻烦,但到底只是单一公司的问题,并未波及到“中国公司”这个层面上。而这一轮中概集体上市,里面却不是只有一个公司值得怀疑。对于远在海外的美国投资者而言,一旦形成这样一种刻板印象:来自中国的公司都不靠谱,那么,这是对中国新经济的最大惩罚。

一个很有争议的案子是麦考林上市,这个被称为“中国B2C第一股”的公司赋予着太多的标志性意义,也造成了它一旦出现诚信问题,也就会出现同样的标志性意义。另外一个案子是网秦,这个到现在还没有摆脱央视对它涉嫌“恶意吸费”的指控的公司,即便上了市,股价表现也惨不忍睹:已经腰斩一半。

商业周刊最近刊发了一篇题为《来自中国一文不值的股票》,详细描述了美国投资者是如何做空中概公司的。这里面提及的比如中国天一医药,投资者就认为它在做假账。不看好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质疑一个公司的财务数字,虽然都最终会形成做空的行为,但其实两者极其不同。

事实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开始动作,从3月中旬到5月中旬,已经有18家中概公司被处理:或停牌或转至粉单市场。美国众议院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还专门给SEC去信询问情况。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美国官方,还是一般投资者,对中概公司,都充满了疑虑。

比较幸运的是,目前被称为“烂苹果”的被批处理公司,基本上都还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公司。但这不意味着城门失火,不会殃及池鱼。最近阿里巴巴马云对支付宝的处理手法,也颇有争议,甚至引发了财新胡舒立这位以打中国资本市场假而被冠以“中国财经界最危险的女人”的一篇公开评论文章:马云为什么错了。

支付宝的归属,是一件相当扑朔迷离的事,马云有马云的说法,雅虎则有雅虎的主张,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相关政策摆在那里:得是国内企业。但对于相当多数的投资者而言,这样一个疑惑始终始终是存在的:支付宝属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部分属于雅虎,经过一番运作,怎么着支付宝就凭空和雅虎没有关系了呢?马云如果无法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数月前阿里巴巴标榜的那场让CEO都下台的诚信文化,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当下对于整个中概群体而言,最坏的事不是业绩不佳,而是被人认为“不靠谱”。中国本土证券市场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段,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股票市场买卖的都是未来,对你的信心都没有了,哪里还来什么未来。

—— 刊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当期专栏 ——

关于阿里巴巴的事,阿里巴巴某高层在微博上如是说:

不知道当年财经团队集体出走是什么契约精神。

这句话被批为不会公关。我倒不是这么看的。从这句话中,反映两个东西:其一、充斥着一种“你丫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敢来批评我?”,这属于极其典型的诡辩。因为我批评你,和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没关系;其二、大有把马云这次的事和当年财经的事放在一起比较的感觉,这说明什么呢?

到底姜是老的辣。据说马云已经和胡舒立短信电话沟通。这个才是正理。只不过,这次沟通还是有点各说各的,马云恐怕还得进一步沟通。从沟通的全文来看,一味职责别人做法不对是没用的。你不是别人,不能把阿里洗脑文化放到外部来用。但邀请胡去阿里看看数据,这是一种诚意彰显。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我的微博 访问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看碟


积累千日 方能决断一时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五:视(音)频


到底是谁傲慢?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