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海峽論壇已於十七日閉幕,對連續三屆參與的記者來說,今年最大特色是兩岸的庶民交流範圍擴大,彼此有實際面對面、對話與「吃飯皇帝大」的溝通,創造出一條新方向。

基層民間交流是是海峽論壇的目的,觀之前兩屆,惠台利多是外界關注焦點,至於交流則因各項子活動分布在福建九個地市,且舉行時間與大會開幕重疊,導致媒體報導的篇幅相對壓縮。

首屆論壇有八千名台灣民眾參加,第二屆則突破一萬人,今年主辦方未強調「人數再創新高」,背後是心態趨於務實,重實質、非數量;而對記者來說,今年最具交流意義活動則是在廈門舉辦的「台灣特色廟會」。

若非親自到現場,很難相信一個在台灣十分普遍的廟會小吃活動,竟會在廈門造成大轟動,活動地點中山路步行街從十日傍晚開始,幾乎天天人潮洶湧,許多民眾都認為,這是步行街開街迄今,首次有這麼多人。

廟會所販售商品都是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各式小吃、禮品,因為打著台灣原汁原味旗號,許多攤位鎮日大排長龍,據主辦方透露,這些台灣小吃攤一天平均有兩萬元人民幣進帳。

小小的廟會活動之所以重要或有特色,在於創造了讓兩岸民眾自然地、直接面對面的機會,廈門民眾可自由品嘗台灣小吃,直接評斷是否「名符其實」,這種自然非刻意的交流,最能建立彼此的情感連帶。

事實上,庶民生活是最容易拉近彼此距離的方式,而廟會的氣氛、小吃的美味,則是絕對道地的「基層交流」。「台灣特色廟會」是本屆海峽論壇的特色與成功活動,若時間能配合,應該改成巡迴展,讓福建各地市民眾都能參與。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