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练习说真心话!“自由行”将进一步加强大陆朋友对台湾的熟悉与亲切。

有没有跟团旅行的经验?出发前,第一次和同团的人见面,心中浮上后悔的感觉——真倒霉,怎么都是些看起来很奇怪、很不好相处的人,要不讲话太大声、要不脸色太难看、要不打扮得太花俏……和这群人一起过五天四夜?那会是多么漫长的时光啊!五天四夜后呢?这些本来让你讨厌的人,看起来都很顺眼了,你甚至还将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秘密,跟其中几个人分享了。

葛詹尼加 (Michael Gazzaniga)在他的名著《大脑、演化、人》里,就用这个大家常有的经验,解释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的基本天性,那是有演化上的道理的。刚开始遇见陌生人,会直觉地感到讨厌,保持距离,这显然是过去自我保护机制的遗留,先假定不认识的人是敌人、是有害的,可以给个体带来较大的安全。然而一个始终抱持警戒的人,他会无法融入群体,也就享受不到群体可以带来的更大防卫与生产优势,在演化上很快就会屈居弱势,遭到淘汰。

最适合存留、繁衍的,是那种一方面对陌生人保持敌意,另一方面又愿意保留让陌生人变成自己人空间的人。今天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显然都是这种人的后裔。

天性很大一部分影响、决定了人与人来往的步骤与程序。从这个角度看,两岸关系也不得不遵从着同样的步骤与程序进行。台湾社会对中国大陆观感最差的时候,不是四十年隔绝期间,而是台湾刚刚开放探亲时。怀抱着“同胞”的梦想,去到大陆,却强烈感觉到彼此的陌生差异,因而引发了厌恶乃至害怕的感觉。

靠着十多年来的交流、互动,大批台湾人进入大陆,到终于有机会大陆朋友也能进入台湾,慢慢地,陌生人变熟悉了,原本的防卫机制让路给“社群基因”的作用,建立了彼此的亲切感。

这是两岸关系当前最重要的力量,即将开放的“自由行”还有机会进一步加强大陆朋友对台湾的熟悉与亲切。不过也和个人关系一样,这种阶段同时也形成了敏感的考验。为什么我们会将秘密告诉同团旅游的人,却不告诉认识很久的人?因为认识很久的人有太多机会被你怀疑不够真诚,也有太多机会做出让你伤心,甚至感觉背叛的事。

初步的亲切好感,尤其是刚从厌恶、猜忌中转化出来的亲切好感,难能可贵,却也有其脆弱之处。这个节骨眼上,可以让好感转成坚实、经得起考验的信任基础,却也可能轻易就破坏了好感,使得彼此伤心、失望。

很少人注意到,但绝对是重要的两岸交流背景条件──长期以来没有官方官式的来往。官方地位的安排问题,牵涉到太复杂的历史和更复杂的主权争议,所以交流就都只能在“民间”的层次进行。从理论上看,海基海协两会沟通会议,是“民间”交流;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互动讨论,也是“民间”交流。“民间”两字对两岸交流如此重要,相应地产生了一个意外效果,那就是少掉了许多做官样文章的必要,同时也让两岸人民在见面谈话时,少听一些空洞无物的官言官语。

别小看这个因素的影响。两岸长年隔绝,语言既同又异,基本的大同上有着关键的小异,正是最容易制造误会的情况。如果双方一开始就先用官话你来我往,保证一定在误会中增添更大的隔阂距离。还好,大家说“民间”的话,有点机会敞开胸怀说话,也就有点机会相信对方是敞开胸怀在说话的,好不容易这样才建立起信任,开始有了可以彼此欣赏的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开放“自由行”的时点上,最好的策略竟还是:避免讲假话、讲空话,尤其避免讲那种听起来无比真诚、事实上却空洞无物的话。新朋友最需要互相诚实,因为对方还拿捏不准你说话的分寸尺度。对台湾、对大陆,对官方、对民间,都一样,想几分就说几分,别讲自己不相信的话,更别给自己没打算实现的承诺,宁可做十分、说五分,千万别只打算做五分却先说了十分。

互动、交流热络提升时,受情境影响,常常忍不住就将话说得太满了,你往上吹两分,我再往上叠一寸,看起来场面热闹,然而那却往往是接着引发彼此猜忌的最坏因素。

(作者为台湾作家)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