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多年的坚守终于开始得到回报。由他执导的国内首部关注艾滋病人的电影《最爱》自2011年5月10日上映以来,可谓叫好也还叫座,尽管上映首周遭遇两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但《最爱》依然拿下了4000万左右的票房佳绩。看来,“要票房就要飞来飞去”,“要票房只能远离生活”,这只是部分电影人的错觉。现实主义也可以有票房,《最爱》、《观音山》堪为例证。

自2005年推出处女作《孔雀》开始,顾长卫就坚持埋头于关注国人生存的现实主义题材。此次触碰红烙铁般敏感的话题,似乎找回了“第五代导演”多年不见的真诚与勇气,同时也让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贫穷落后”的局面为之一变。

《最爱》的大陆公映版本由原本的150分钟删减到了100分钟。单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讲,《最爱》尚未达到当年《孔雀》那样的高度,而且主题黑色沉重,取得如此票房成绩,令人意外,但也属应该。除了明星阵容、宣传推广到位等因素以外,中国电影观众对本土现实主义电影的饥渴,对近些年各种过多的“怪力乱神”本土大片的厌倦,也是影片票房成功的重要原因。

自2002年张艺谋《英雄》大卖以来,中国本土大片自以为找到了赚钱的“金模式”。这些年的本土大片,架空历史的天马行空成为了一种时尚,题材大多集中于武侠片、神怪片、谍战黑帮片、无厘头喜剧片等几种。

一说到商业大片,在一些电影人那里似乎就意味着大投资、大营销,意味着国际明星的堆砌、香港动作指导团队,意味着数码特技的运用、视觉奇观的铺张。难道这就是一些中国电影人眼中的好莱坞,就是在中国电影制度之下掘金的不二法门?

不得不说,这样的好莱坞,是错位的好莱坞,这样的商业大片,或能取得一时的票房成功,却在透支中国电影人的信誉和形象。中国大片的“怪力乱神”之路,没有发展上的可持续性,最终也会在商业上落败。

诚然,电影业作为一门产业,追求票房和盈利是其基本诉求;现代电影观众也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进影院的,娱乐和休闲是其重要目的。我们并不赞成一味强调文以载道、强调电影的教育熏陶;但这绝不意味着商业大片必然消解现实和意义,这一点,好莱坞大片早已经有成熟的认识。

虽然好莱坞电影非常注重电影技术与商业运作,但梳理一下奥斯卡奖的历史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成功的商业大片的娱乐的外表背后,都包藏着饱满的现实主义能量。或者说,好莱坞所有的经典影片,都是类型片的外表,但内在精神却是现实主义的。在奥斯卡的榜单上,既有视觉奇观之作、震动视听之作,更有撼动人心之作。

为什么撼动人心的商业大片更要现实主义内里的支撑?道理很简单,不打动人的内心,如何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打动内心靠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和共鸣。感官刺激总是有限的,只有现实生活永恒。在生活的严峻甚至残酷之上,开出的人性之花,更加动人心魄。

印度电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印度电影也曾经只有歌舞和虚幻浅薄的故事,但这些年随着观众口味的不断提高,武打歌舞片逐渐失宠。在印度当局宽松的电影管制制度下,贫困、宗教、政治等现实主义题材成为印度电影的新宠,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三个傻瓜》、《芭萨提的颜色》等电影,在中国都拥有大量粉丝。中国观众在印度电影的现实主义批判中找到了大量的共鸣。对于中国的电影人和管理机构,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回头看,中国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到真娱乐主义、真票房主义几个阶段。目前,似乎又在回归真现实主义。当年的《芙蓉镇》、《阳光灿烂的日子》、《红高粱》、《霸王别姬》,都不仅有票房,也赢得了广泛尊敬。显然,回归现实主义,可以找回更多电影人的尊严。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现实生活充满复杂尖锐的冲突,各种故事情节,往往超出小说家最大胆的想象,已为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准备好了最丰富的素材。只要给她充足的阳光和空间,中国的现实主义大片时代就会到来。惟有电影人、管理机构共同努力,直面转型中国的种种拍案惊奇,从中提炼出直指人心的故事,打破票房好、口碑差的怪圈,才是中国电影持久的繁荣之道。通过电影屏幕,中国那些饱含一个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故事,也才能被更好地铭记、反思,被永久地定格——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绝不应缺席的当代史!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