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振强 | 评论(1) | 标签:时事观点

有关鄱阳湖、洞庭湖变成鄱阳大草原、洞庭大草原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及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被遮蔽多年的三峡大坝的台前幕后种种,也渐次浮出水面。相信随着时日,这一工程的真面目、是非曲直,必将彻底曝光于世——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能不摊牌的,是不可能不了了之的。你想不摊牌,你想不了了之,旱涝灾情不干,鱼米之乡的收成不干,长江流域人口的饭碗不干,生物种群的灭绝不干,频发的地质灾害不干,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正常发展不干。

眼下,鄱阳湖、洞庭湖的大旱急得不少人的内心也开始大旱——焦灼、焦渴、干旱、浮躁的人心,开始寻求抗旱救灾。

据媒体报道,大旱直接导致鄱阳湖、洪湖、汉江干涸,数以万计渔民因而破产,不得不外出打工。从2008年开始,江西省便与三峡大坝开始博弈。两方互相指责,焦点指向三峡工程。2008年底,江西省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当时还未被免职的省长吴新雄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阻止湖水灌入长江。江西的原方案是:在距长江27公里处的鄱阳湖北端,修筑一座长约2.8公里的混凝土大坝,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原省长吴新雄强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

  但时至今日,这一工程尚未开工。

无疑,若这一工程开工建设,由此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必然引起连锁反应——长江流域的干支流都加入到抢水的行列中,相信未久,长江流域的干支流,都会变成深浅不一的大小水沟。

实际上,我们有理由把江西的拦坝设想以及马上就要实施的拦坝工程,看作是一个危险的、或曰严重的信号——由于三峡大坝这个巨无霸的横空出世以及长江流域各类自然问题、灾害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导致了各省市或如惊弓之鸟呼啦啦铺天盖地、或如老母鸡展翅各显神功,拦起坝子自保,即为典型一例。

长江流域如此,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黑龙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难道就能消停得了吗?并且,这种拦起坝子自保的行为,实际上本身亦具有连锁效应——拦起水坝只是其一,后面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坝子被拦起,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治安的等等。坝子若一一拦起,设想一下,华夏大地,该是如何壮观、宏阔的场面!

如此说法,并非杞人忧天。据媒体报道,为确保深圳“大运会”期间社会治安稳定,深圳采取措施,清查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言不可否认会将一部分高危人群“赶”至东莞。东莞警方已注意到这一情况,并已落实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路面防控和治安复杂场所、地域的清查整治。

这实际上就是三峡大坝的一个人文翻版!

中国现在有23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估计在省里,海南、台湾拦坝子的可能性较小,岛屿本身不用拦坝子,台湾的竞争也不在于水之多寡。此外,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平素或特别时刻,都会得到特别眷顾,故拦坝子的可能也不大。由是观之,30个省市自治区,理论上都有各自拦起坝子自保的可能。

事实上,此次江西不过是欲实施一个“有形”的坝子,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无形”的坝子,早已在各省市间拦起,且正在更多拦起,比如户口、比如房子、比如教育、比如社保、比如就业等等。“无形”的坝子多比较收敛、比较不恶性、比较渐进,“有形”的坝子若恶性十足、火爆十足、赌气十足,则极易引爆所有积存的潜在问题、矛盾,出现一发不可收拾局面之可能,也不是没有。

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屎到了肛门、尿到了闸口之际,社会管理被摆上了桌面。承认社会管理滞后、正视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其实只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在以为社会管理只是官民对立、只是组织管理民众有效与否的同时,是否意识到,地区、区域以及上下间、中央与地方间的社会管理及其困局,可能要甚过简单的官民、组织与民众间的社会管理?

以上述两事例为例,若江西拦起坝子自保成功,其他省市自治区抑或同样会成功,但结局不言自明;若深圳把流窜犯罪人员赶至东莞,同样意味着一种成功,但东莞会束手就擒吗?他们又会往哪里赶?结局又当如何?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大国,何以不会出现各地拦坝子的极端“自由”行为?难道特色的我们,以巍峨的三峡大坝为标志,在拦坝子的数量上、规模上,也要在世界上拔个头筹?与这个头筹对应的,又该是何等“盛世”格局?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 呼吁“沉没的声音”之声音本身何以折戟沉没 / 2011-05-31 11:01 / 评论数(2)
  • 长江遭结扎,华夏大地怎么能不断子绝孙 / 2011-05-29 11:57 / 评论数(2)
  • 朝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接力棒哪个人民去接 / 2011-05-27 14:13 / 评论数(5)
  • 无条件坚决支持尽早“公诉”茅于轼 / 2011-05-24 22:10 / 评论数(1)
  • 敢于公开和人民日报叫板的某神棍事略补记 / 2011-05-22 22:21 / 评论数(1)
  • 美国私立高中搜索引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