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崎專欄︰華府有必要釐清「一個中國」政策的混淆

◎白樂崎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穆倫上將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聯合記者會上的一席談話,暴露出美國在制定對台灣和中國政策上的一大弱點。

在該場記者會上,陳炳德將軍不正確地引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的談話,說「她告訴我…她重申美國的政策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當被問及美國出售F-16戰機是否能讓台灣的安全獲得保障,穆倫上將回答:「就如我已說過的,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非常坦率的討論。一如陳將軍所言、柯林頓國務卿所重申的,而我只再強調,美國的政策是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我確實同意中國和平統一的觀點。」

兩人的談話都須事後澄清,第一是國務院(針對柯林頓國務卿的談話),第二個是國防部(針對穆倫上將的談話)。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錯誤解讀。此前最有名的一次是前總統柯林頓一九九八年六月訪中期間,在北京大學演說中指出,美國的政策「不是中國和台灣和平統一的障礙」。

其他類似談話的例子還有,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三日當時的白宮發言人麥克里口誤說,美國「接受了」中國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二○○四年十月國務卿鮑威爾訪問北京期間也再度誤稱統一。

我國的政策何以造成這麼多混淆?第一,也許是因為台灣關係法已有三十二年之久,大多數起草此一重要法案的人都已過世。

但這並不是藉口,因為美國憲法有兩百多年歷史,也仍受人熱烈討論。因此,第二個原因在本質上就與第一個不同,即:我國官員只聽北京的說法,同時,我們刻意地對我們與台北的接觸設限。假若我們與台灣民選領導人有直接、高層級面對面接觸,那麼美國在這個議題上就會有更平衡的觀點。

第三個原因是,我國的政策並未明確定義。前助理國務卿凱利在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承認,美國在定義「一中政策」的立場上有其困難。他說,「我不確定我能很容易就下定義」,他接著說,「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們的立場不是什麼,就是不是北京所指的一中原則。」

這樣的混淆只會導致長期的誤判,並且強化中國威權統治者的立場。

所以,或許我們應該更清楚地定義並聲明,「一個中國」政策的意思是,我們只承認一個政府做為真正的中國政府。我們在一九七○年代面臨的問題是,哪一個政權真正代表中國,當時我們以承認北京來解決。

就台灣來說,我們有必要闡明一個確保這個島上人民能自決其前途的政策。現今的台灣與我們一九七九年所終止承認、壓迫威權的「中華民國」大不相同,我們的政策促進了台灣轉型為民主政體,但同時也將其貶入國際外交孤立處境。

台灣現在是自由民主國家,台灣人民以其和平轉型民主,以及身為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和傳統為傲。所以,我們若想檢討台灣關係法,就須強化台灣關係法,對台灣做為一個自由民主政體更加表達支持。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在協助台灣打造一條往前的道路上要更具創造力,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找到其應有的合法位置。

(作者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駐波札那大使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國際新聞中心管淑平譯)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