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是更谨慎和可靠的方法,而价格控制不能解决通胀,甚至会导致通胀恶化

陆旻(Jeff Lu)

单页阅读

通胀在许多国家再度回归!

在金融危机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中,大家主要担心的是通缩,但最近,对于通胀的担心又回到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心中。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紧缩货币政策。巴西、印度、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都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不断提高了利率。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形成了鲜明对照。

发达经济体对于通胀的担心似乎还很遥远,因为他们对于通缩的担心才刚刚逐渐消除。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国家的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已经从低位开始反弹了。

中国正在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收缩货币供应。

银行的准备金率今年来被提高了五次,总共升高了2.5%,对货币供应已经有了明显的影响;同时,存款和贷款利率已经提高了四次;在公开市场上,央行也同时在减少货币的供应量。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货币市场的过度流动性,有助于缓解前两年的刺激方案所产生的通胀压力。

中国政府的确非常担心通胀。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召开的“两会”上称,“我们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当前通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通胀会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水平吗?

成本“推动”谬误

很多人觉得,通胀是由于商品价格的提高而产生的。大家都直觉地认为,产品价格提高,是因为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要素的成本,例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升高之后,终端产品的价格也就会跟着上涨。进口的货物,如原材料和石油等,经常被指责为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

劳动力成本是另外一个经常被指责为造成通胀的原因,因为劳动力是很多工业中最大的生产成本因素。当工资升高之后,生产的产品也就会更贵。企业必须把增加的成本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中,否则利润率就会降低。

然而,工资的提高对于通胀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最近,中国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平均工资上涨15%将只导致CPI水平提高0.9%-3%。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缓冲效应,是因为生产率提高,利润率降低和销售渠道效率升高。

同样,进口原材料对于消费品价格的压力也不是很大。进口原材料对于CPI的影响,可以通过需求弹性、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来得到缓解。例如,当原油从2006年的每桶74美元升高到2008年的每桶140美元时,增幅为90%,而北京的零售汽油价格从每吨6300元上升到7800元,增幅只有24%。

进口的铁矿石从2006年的每吨63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每吨139美元,增加了118%,但其成本的攀升主要由中国的钢铁厂承受。由于竞争压力,大部分钢铁厂不能把成本转到用户,所以他们的利润率非常低。同期,中国的钢铁板材价格从每吨4100元增加到每吨5600元,只增加38%。

民生证券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进口原材料价格增加15%,只会导致CPI上升0.3%。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的通胀压力不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而造成的,而一定是由其他因素产生的。

如果劳动力和进口的原材料都没有在过去,也不会在将来,造成很大的通胀的话,那么通胀的压力究竟来自何方呢?

用成本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和预测通胀,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很多时候,劳动力的提高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是通胀的结果,而不是导致通胀的原因。我们对于通胀产生的原因和结果,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