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发布的政府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同比上涨了5.5%。

尽管政府努力控制流动性与物价上涨,但基准CPI的增速还是较4月份5.3%的同比涨幅更快。

持续不减的通胀压力意味着,即便总体经济似乎已经降温,但北京不大可能会停止当前这轮货币收紧操作。

自10月份以来,中国央行已4次上调基准利率,8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除此之外,它还使用了贷款配额等非常规工具,以推动银行减缓放贷。

这些政策已经开始发挥效用,中国5月份银行新增贷款总额5516亿元人民币(合851亿美元),远低于4月份的7400亿元人民币及去年同期的6390亿元人民币。

其它表明经济正逐步放缓的迹象包括:5月份工业产出同比涨幅放缓至13.3%,低于4月份的13.4%。此外,零售销售同比上涨16.9%,也低于4月份的17.1%。

这些数字令中国政府感到放心的一点是,紧缩措施并没有过度严厉,旨在冷却经济、降低通胀的各种措施,不太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

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随着紧缩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物价涨幅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攀顶,随后逐渐减缓,直到年底。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政府将对通胀可能继续攀升保持警惕,因为它会加剧社会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成反对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抗议活动。

5月食品价格上涨11.7%,高于4月份的11.5%。食品价格上涨是最为敏感的,因为它对社会低收入群体影响尤甚。

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5月环比上涨6.8%,与4月份6.8%的涨幅持平,高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译者/何黎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