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英伦网 鸿冈

《文化鸿沟》

史大正(1991)

史大正在BBC中文部的办公室(1991)

另一位曾一起在BBC工作,而今已然仙逝的粤语组同事确切说不能归为前辈,因为他大我不过两、三岁。

我来到布什大厦上班后不久便结识了陈毓祥。他是个活跃型的人物,性格热情,做事认真。

虽然他在隔壁粤语组的办公室,没有什么日常工作往来,与我本是两股道上走的车,但工作之余聊天,我发现他很有主见,关注各种严肃话题,喜欢开门见山谈论政治动态和社会潮流。

我们共事的时间不过一两年,80年代中期他合同期满就和新婚妻子回香港去了。

落水身亡

后来有同事去香港见过陈毓祥,说他在香港电台做一档叫《左行右企》的节目,传播他在英国见到并赞赏的风气。这让我觉得出乎意料,因为他在伦敦给我的印象是擅长批评英国社会那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好像觉得挺多,但看来正面印象他也并非没有。

1996年BBC中文广播锁定的一个新闻话题是全球各地华人社会里的“保钓运动”。当时听说香港有人计划登陆钓鱼岛,拉下挂在那里的日本旗,升起中国国旗,而其中一人居然就是这位昔日的同事。

想到我们为此可能凭借“内线”抢先采访,在别的媒体之前最先播出现场的声音,大家兴高采烈。

陈毓祥(1982年)

陈毓祥在BBC(1982年)

谁知陈毓祥在那次行动中发生事故落入水里,腿又被船的绳索缠住,结果溺水身亡。我们当时都很震惊,难以想象一位充满活力的旧同事会如此匆匆而别。

扩充

我到BBC工作了五年之后,普通话广播在1987年一下从原来的每天一个半小时延长到两个半小时,后来到1989年6月和1991年4月又继续延长。

到1996年,我们又“收编”了两个小时的英语节目,把它变成针对英语爱好者的中英文混编时段。这样,昔日小小的中文科逐渐拓展成了每天广播6小时普通话和70分钟广东话节目的部门。

中文科这时也升格为中文部,我参加时只有十几个人的部门,增长到将近60人的编制。

钢琴家

在这段扩充期间新招聘的人当中,包括一位才华出众的钢琴师。

史大正当时已经50多岁,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电影导演史东山的儿子。他年轻时与钢琴家傅聪同去波兰留学,本来也是宏图无量的大师人才,不过因为在1958年帮助掩盖傅聪离开华沙出走伦敦的踪迹而被勒令回国,之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尽煎熬,也被夺去了在音乐界发展腾飞的机会。

80年代中国开放后,他被傅聪邀请来英国客居,但不甘常年安逸,先是找了家餐馆打工,继而在一家中国旅行社做事,后来加入了BBC中文部的行列。

虽然之前20多年的生活坎坷艰辛,但他充满幽默,温文尔雅,待人可亲,和他共事让我感到是一种享受。

发挥

史大正把翻译每一篇新闻时事稿件都当作一种文学创作,既追求准确,又注重文采。而轮到做专题节目或者音乐节目的时候,就更有让他发挥的时候了。

奥维尔和燕卜生

当时在BBC东方部任职的名作家奥维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左)和负责中文广播的文人燕卜生(William Empson,1906 – 1984)在播音室。(1942)

他到来不久,我正巧做一个介绍BBC中文广播历史的节目,从BBC的档案馆里搜出一些二战年代的广播稿和围绕节目内容的通信。

其中有一封信是BBC对外广播总监克拉克(JB Clark)写给战时审查机构的辩解信,道明为什么向中国播出文人斯彭德(Stephen Spender,1909-95)一篇批评英国社会的广播讲话并无不妥,也不违反宣传原则。

这封信英文原文看似有些做作,但细想非常巧妙,字里行间充满讽刺,可又让收信人难得抓住小辫子。

我把其中的精彩片段摘录并翻译成中文,准备用在节目里,但深感自己水平有限便去请史大正帮助润色。

经过他的加工,我感到那段话的原味的确呈现出来,之后做节目遇到类似精彩挑战便常常求助于他。

史大正退休之后继续在伦敦生活了一段,但后来回到北京养老,其间我去拜访过两三次,不幸去年过世。

* * *

写到这里,我在上、中、下三篇文中把自己曾有幸一起工作,如今已经作古的BBC中文广播同事蜻蜓点水地做了简短追忆。

这些人物本来都还有很多故事可写,我原来也想讲到一些其他历史人物,诸如开创BBC中文广播的文人燕卜生(William Empson)和参加1941年首场BBC中文广播的作家萧乾,以及在我到这里时仍然健在,但当时已另有他任的前任中文科长克拉克(Basil Clarke)和豪思(Hugh Howse,中文亦作候士)等人。

但这些暂且留给未来吧!

(鸿冈 2011年6月2日)

联络/荐言

* 须填写项目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