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探究中共成功秘诀 铸造强国被称“信守承诺”

2011-07-02 10:02环球时报

中国在探索下一代政治制度 美政改任务不比中国轻

本报驻外记者 张金江 纪双城 青木 姚蒙 陶短房 孙秀萍 李珍

本报记者 崔杰通 詹德斌 柳玉鹏 陈一 汪析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这个外国人眼中“中国最红色节日”的到来,勾起世界对中国执政党的最新审视。被他们问得最多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西方政治体制占主导的世界里,“社会主义政党倒台”就像电影里配角被主角战胜一样天经地义,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拒绝这样的剧情,反而带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众目睽睽下抢了西方主角的戏。由于中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唯一执政党,破解不了这个谜题,就无法真正读懂中国发展奇迹的奥秘。因此,国际舆论近期登出多个版本的“中共成功秘诀”,贴近群众、实用主义等都纳入其中,但在多数媒体眼中,中共永葆青春的秘籍还是在于与时俱进。韩国媒体甚至说,中共的DNA中都融入了学习。尽管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很喜欢大声宣读中国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但即使在西方舆论场,对中国独特发展道路的尊重也在增多。芬兰记者维拉认为,中共几十年都在信守对国家的承诺———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外媒探寻中共“力量源泉”

“本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中国的一周,中国共产党7月1日迎来90岁生日。”本周一,这段话出现在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中,像是为国际媒体本周大量报道中共建党90年吹响“集结号”。在韩国和日本,《首尔新闻》、《京乡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推出“中共建党90周年”专题报道。从建党历史、执政业绩,到对未来的展望,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似乎都在被国际媒体审视。《印度时报》说,尽管已执政62年,中共在中国仍广受欢迎,每年都吸引两三百万人入党。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说,中共8000万党员的规模比法国总人口还多,“世界上没有多少政党的历史能达到90年,年届九十还能有如此活力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中共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何方?”本周,多家国际媒体对此问题的探究像在全球对中国共产党做了次形象调查。一些媒体试图从组织架构中剖析中共的成功,如英国广播公司将中共与全国人大等机构的关系绘成图表,向读者解释中国的权力架构。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麦格雷戈则提出“3P理论”,即认为负责人事工作的中组部(Personnel)、负责宣传的中宣部(Propaganda)和人民解放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支柱。

韩国《中央日报》本周推出系列文章,研究“中共长寿的秘密”。其6月29日的文章称,中共的秘诀是“倾听群众的声音,并从群众中得到人才补给”。这层意思被香港《南华早报》表述为:“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领导人懂得回报民众的重要性,而不是只知索取。”6月30日韩国《中央日报》又重点介绍中共成功的另一秘诀———“共产党人的学习DNA”。文章说,中共通过不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了经验和教训。德国《日报》6月30日说,中国全国有2700所党校和2000所行政学院,这些培养共产党干部的摇篮,构成共产党人力量的源泉。

“与时俱进”,这个过去在一些外媒听来“挺口号”的词汇本周却被多家国际媒体认真当做中共成功的最大秘诀。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世纪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中共历史上固然内耗、失误不断,激进与务实、保守与革新时期错综交叠,但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消亡或在国际上被边缘化,唯有中国执政党仍能在世界舞台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法国《世界报》6月29日援引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话说,中共执政的逻辑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思想色彩的”,在中国传统中,绝对的黑与白、对与错并不存在。他还说,中国人虽然并非不愿吸收外来文化,但从古到今,这种吸收总是“以我为主”。因此,法国年轻政治家不能以绝对真理自居,更不要“居高临下教育中国”。

2009年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时,国际媒体已在探讨中共成功的秘诀。芬兰记者贾斯汀·维拉当时撰文称,“简单地说,中共成功在于它信守了对国家做出的承诺———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不懂中共,你无法读懂中国”

国际媒体在解读中共建党90年时有一种习惯,那就是按时间顺序“三段式”解析中共。新加坡《联合早报》此前的文章总结说,中共第一个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枪杆子、宣传和统战赢得民心,打败了国民党的800万军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第二个三十年,闭关锁国,内讧不断,虽然一穷二白,但敢与美国大打出手,对苏联“老大哥”也不惜翻脸;第三个三十年,改革开放让中国共产党重生,取得香港回归,加入WTO,成功挑战外太空,挺过汶川地震等成就,不仅安全度过亚洲和全球金融危机,而且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个成功得可怕的政党,”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共的这个评价听上去有些情绪。文章说,苏联共产主义已被归于历史垃圾堆,古巴共产党已名声扫地,共产党患上硬化症,其领导人被视为一群恐龙。实践一再证明社会主义理念行不通。但在中国,这条法则似乎失效了,“恐龙学会了进化和适应环境,北京在经济上接连斩获成功。”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说,虽然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存在欠缺民主的问题,但这个90高龄的“政治人”就像他们当年的领袖毛泽东晚年一样,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充满活力。在中国,仍有很多人支持中共的政策。

在一些西方媒体眼中,西方政治体制是当今世界的主导,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让西方感觉像被一个不按剧本演戏的配角抢了镜头,因此对中共的贬损也多了起来。当中共党员超过8000万的消息传来,美国“怪物与评论”网站形容中共“浮肿”。日本《产经新闻》6月30日听闻中共此次未邀请外国政党,便称“中共关起门来庆祝”,是“自弹自唱”。但事实上,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执政党,以及加纳大会人民党、“斯里兰卡-中国协会”等多个政党及组织已通过贺电等方式祝贺中共建党90周年。俄《真理报》编辑部不久前还专门举行研讨会,总结中共成功的经验。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凯利·布朗对《环球时报》说,在西方一些人眼中,中共的成功很难被看得惯,西方世界中也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中共这样与国家的命运如此紧紧相扣。他说,虽然西方人对中共褒贬不一,但无人能否认中共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也不能忽视中共的声音。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对此就做出过判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不仅会影响13亿中国人,也越来越影响整个世界。

法国地缘政治学家皮埃尔·皮卡尔对《环球时报》说,西方人习惯用自己的眼光看中国,不理解中共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产物,以为中共没有人民的支持,而这是一种历史错误。西方应该踏实下来,认真研究中国走出的这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法国《周刊杂志》6月27日曾在重庆采访一名中国老人,后者对法国记者说,党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我们的制度怎能不令人骄傲?”

“可以说,不懂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全面读懂中国。”韩国《中央日报》驻华记者张世政6月30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说。他说,韩国主流媒体“非常重视”报道中共建党90周年,考虑片刻后,他选择用那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对中共的评价。他还表示,对韩国社会而言,了解中国、了解中共“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未来,留给西方去琢磨”

“尽管反复打击,但腐败依旧是中国公众愤怒的源泉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这一判断,算得上对中共未来执政挑战的一种审视。韩国Edaily网站说,中国如今已向世界展现“外汇储备第一、贸易规模第一”的“超级中华”景象,但“灯光越亮,影子越暗”,贫富差距等问题困扰着中国。

法国《20分钟报》说,中共未来长期执政的挑战还包括,如何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保证社会稳定和谐。文章说,中共有清醒的危机意识,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的一贯判断。瑞士《金钱》杂志6月30日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中国在一切方面都有最大的数字,如最大的党组织,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工会,最多的学生等。当然,中国的问题也是最多的,如何解决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当下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唱红歌”运动,西方媒体也评论不一,有媒体嘲笑它像是一场社会运动,但也有媒体说它勾起中国人的怀旧情结。

瑞士日内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维为6月30日对《环球时报》说,西方认可中国经济成功,但不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而常识告诉我们:巨大的经济成功不可能没有成功的政治制度来支撑。张维为说,“10-15年之后,如果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西方的史学家必然会重新评估1949年中国的革命,必然会重新评估中国共产党,否则他们就无法解释得通历史。中国不用急,我们的未来由我们把握,而我们的进步留给西方去琢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