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最容易发生的障碍,往往不是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观的分歧,而是“输入法”的不同

如果你在影视剧听到这个台词,说话者一定是在向对方表达其无视自己身份的不满。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不是“很有身份”的人,比如一名学生、一位农民工或者一位普通的网民,有没有权利或大声或小声甚至无声地提醒一切向他们喊话(讲话)的人:“你在跟谁说话?”

最近有两则新闻就在“跟谁说话”的方式上引起了争议。在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顾秉林模仿“凡客体”夸赞学生:“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北大校长周其凤借用网络词汇勉励学生:“多想想那些纯真的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两位校长狂飙网语不仅引爆全场,也引发热议。有批评者认为这有“如卫视节目的‘总动员’一样”,“感觉的不是亲切,而是大雅向流俗谄媚的自我矮化”。无独有偶,“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清真伙食、编号制服……”上海徐汇警方的这则“最萌通缉令”也让批评者不爽,这个对着逃犯喊“亲”还要赠送“夏季冰饮”的通缉令简直就是“跟罪犯发嗲”。

我的观点很简单:我鼓励一切对话,特别是有建设性的对话;我推崇一切正向价值的传播,尤其是愿意用“对方看得懂,而且听得进去的语言”所进行的传播。

在社会急剧分化的今天,不沟通,就会有鸿沟。但是沟通最容易发生的障碍,往往不是发生在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观的分歧,而是发生在“输入法”的不同。过去台湾朋友收我的邮件常常是乱码,原因是他们的电脑没法识别简体字,幸好有简繁转换软件,我只要多按一两个键就解决了。和台湾同行交流,我们习惯用QQ,而对方只有MSN,那也容易,注册一个MSN,交流马上就可以开始。我们用电脑常常发现某一个视频读不出来,其实就是格式不同,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了。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苦恼每一种手机都有不同的充电器,其实充电的原理都一样,但是“唯利是图”的厂商就是不给人方便,把每一个接口搞得不一样……

上述这一切,都没有本质的障碍,人们不能顺利地沟通主要都是“技术性”的问题。其实人类太多的悲剧,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核心地带的分歧,而是因为“技术性”的原因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产生误解,造成对立,最后掀起轩然大波。

这使我想起还在读初二的女儿,有一天我看到她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对假期的安排骂骂咧咧,甚至还有“坑爹啊”这样的“不雅”词语,我勃然大怒要找她兴师问罪,她淡定地说,你还是先上网查查“咆哮体”吧,我果然去查了“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我眼泪都笑出来了,一场风波就销声匿迹。这提醒我要理解下一代的“输入法”。最初收到80、90后的“内牛满面”我还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我没为他做什么,他怎么就感动得热泪盈眶到满面了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的流行语,什么狗屁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内牛满面”。我曾经测试一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家长:如果坐公交车一直没有座位,你孩子说那是你人品不好,你会怎么样?好几个说:那还不揍他个该死!我哈哈大笑,告诉他们现在的孩子们随便一个电脑死机,他们都会抱怨自己“人品不好”的啊!

家庭事小,国家事大。以两岸为例,两岸曾经有的仇恨,有多少是本质的冲突,又有多少是误解酿成的悲剧呢?所以我说,最糟糕的是不对话;或者对话者无视在“跟谁说话”,只顾自己喊话,而不管对方听不听得进去;当然,更糟糕的是,你讲的话对方完全按照相反的意思理解。2007年我在台湾采访李敖,当时李敖的话就很冲:“你们要好好反思一下,你们共产党过去最会搞宣传,为什么现在和台湾说话,说一句台湾这边就误解一句呢?”如今李敖担忧的状况已经大有改观,但两岸的对话特别是大陆和台湾中南部的对话仍然非常艰巨。

1988年,美国总统里根应邀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对学生发表演讲,在该校一幅列宁像前,里根从十月革命讲到另一场“革命”——“信息革命”,并由此推销美国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讲话中引经据典,通篇没有引用一句美国的名人名言,而全是俄罗斯伟大作家的经典名句。“美帝国主义”就是这样“渗透”前苏联的啊!

人家可以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所以,我在《南方周末》提出“知识分子应该勇于和官员对话”。有不少朋友对此质疑,他们认为对话的主动权在官方,为什么非得要求知识分子主动对话?我的回答是:知识分子本来没有权力,而“对话”是他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工具(武器?),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放弃他的工具?还有朋友不太理解我文中为什么要求“知识分子要用官员听得懂而且听得进去的语言对话”,道理也很简单,既然你没有权力却可以有话语权,既然你想使用“对话”这个工具,既然你有这么多正义的价值和进步的理念想向对方传播,为什么不让你的工具效益最大化呢?

回到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重要的不是校长该不该用网络语言,而是校长有没有注意到“跟谁说话”,如果你心中有学生,你希望把你理解的清华精神、北大传统,以学生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跟他们分享,无论你是否用网络语言,都会赢得喝彩。至于人们担心的做秀、跟风问题,手头正好有一个案例可以参考。前两天路过厦门大学校园,看到一个有趣的海报,厦大朱崇实校长在全校范围内邀约20名本科生共进早餐,挑选学生的方法不是辅导员、团委书记推荐,而是网络报名进行抽签。一问周围的学生,都见怪不怪,原来这没怎么炒作的形式已经坚持每个月一次搞了一年多。我不知道朱崇实校长在吃早餐的时候,会不会也用网络语言,但我坚信这样一个制度化、常态化、双向化的举动,一定比那些毕业了都见不到校长甚至见不到导师的校园文化要好得多。

刚刚在上网,看到有人在我的文章后跟帖,用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D”字,我弱弱地问女儿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女儿一副这都不懂的严重瞧不起的表情:“就是笑脸,也是顶你的意思。”

我对女儿的那个崇拜啊,呵呵呵……

(作者为厦门卫视总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