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光

台湾社会文化正处在日益自觉的微妙时期

挪威爆炸枪击事件的右翼极端主义凶手在事前录像,不但攻击多元文化等当代价值,而且极力称赞日本、南韩、台湾是三个保守的单一文化民主社会,可以作为世界的榜样。台湾社会果真如此吗?这应该并非台湾人所认可,也非台湾人所乐见。

恰逢我结束在台湾的居留,回想两年来种种印象,感觉台湾社会文化正处在日益自觉的微妙时期。如何型塑、论述能够与社会和政治架构相洽的“台湾价值”,开始隐隐浮现在各种公共议题中。而临行前朋友们问到我的台湾印象,也让我有机会反省自己的经验与观察。

尊严和平等,人情味和官僚

网络上大陆游客谈及台湾印象,总会提到偏乡闹市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人情味。香港和日本来的朋友也说,台湾不象其他发达社会那样冷漠。与大陆盛行的“关系人情”不同,台湾人情味里有一种平等和尊严的底蕴,很少留下强加于人的感觉。无论是小区清洁工,便利店店员,还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交往中都有相当自然的不卑不亢。一位近年同样在台居留的大陆朋友很中肯地指出,台湾人的平等意识很强也很普及。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尊严感,应该是和这种平等意识相伴共生的吧。

但面对体制机构时,却会因人而异。我临走前办手续,从图书馆到移民署,职员官员都非常体谅配合。在中华电信办理销号时,服务生更主动延迟下班时间。可是那位大陆朋友办延期居留时却遇到种种官僚阻碍,只好无可奈何地干等。

这并非特例。曾参与过陈情抗议的民众,每人都能讲出官员既“依法行政”又承认存在情理不合的事例。个案最终能否解决,常常依赖压力下总统府或立法院的特别处理。去年幼童性侵案引发“白玫瑰”抗争,今年环保压力下撤消国光石化开发案,都是这种情况。

官僚式的陈规陋习,对于那些缺少压力机制的新老移民和外籍劳工,就更是家常便饭了。他们在台湾,既不属于自己人,又不算访客,即使在体制机构以外的场合,也未必能享受到同等的平等和尊严。这似乎提示,台湾的人情味也许兼有熟人社会的痕迹。挪威凶手的自白,已经引起这方面的深层检讨。

尽礼数而不拘泥的庶民社会

台湾的庶民社会在民俗节日上表现尤其突出。两岸都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休假日。台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妈祖诞辰,中元节,还有母亲节。

台北附近的妈祖诞辰,前后三四天里,都会有各地庙宇和村社里甲的队伍,肩扛车拉地请来无数的妈祖像出游。朋友说,这与清明节相似,只要尽到心意和礼数,早一天晚一天没有太大关系。中元节景象不同,沿街骑楼下,各家商铺门前都会陆续摆出供桌和热焰轰轰的香火铁炉;社区里也会搭起大棚请来庙祝,为住户祭祀提供方便。而五月初的母亲节,则是子女在餐馆请母亲吃席的日子。那一天不要想有其他活动,因为所有朋友几乎都去陪母亲进餐。这样的盛况,我在西方从来没有见到过。

妈祖诞辰保留农渔社会庙宇活动的特色,中元节有传统市场文化的风俗,母亲节不妨说是现代市民社会里家庭价值的寄托。台湾人在节庆中遵从礼数又不拘泥,古今中外杂糅起一份谦敬和温馨,透着中产阶级社会勤俭持家珍惜小康的心气。

历史与当下的政治

生活在台湾,不可能完全超脱那热闹非凡的政治。那么,政治是如何与日常生活中的人情味和庶民社会交织结合的?

两年下来,我发现,无分蓝绿(也无分两岸),人们对两蒋时期的评价都在向正面转变。蓝营不必说,绿营人士看到大陆中共把持权力的强势作风,也开始论述台海两岸冷战时期各自统治方式中的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两蒋长达38年的戒严,一方面没有过多干预台湾的庶民社会及其风俗,使得中小产业有发展空间并影响着台湾世俗传统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镇压清剿左翼思潮时,又比日本和南韩要严酷彻底得多得多。结果,无论在大众文化还是知识思想与学术界,台湾都有发展主义倾向和中产社会生活价值的主导,不象欧美或日韩,左翼思潮至少在学界保持了重大影响,并因而影响着心智活跃的一代代年轻人。

八十年代解严前后,是台湾社会运动最为风起云涌的阶段。当时的思想支持,多半是留学生现学现卖地输入左翼理论,很少本土传统的延续。之后民主化进程中,活跃分子都直接进入政党政治,社会运动随之衰微。2008年二次政党轮替之后,才慢慢重有起色。

一位积极投入社运的老将告诉我,“民进党坏,国民党孬”。民进党会收编社运人士,让人们不知所措;至少国民党在台上的时候,比较容易施加压力。而倾向蓝营的媒体,却因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与社运做切割而幸灾乐祸。另一位偏绿学者,则认为社运拒绝政党参与是违背了政治作为社会生存条件的客观现实,并因此反对提倡“公民社会”概念。

我想,社运人士的想法,恐怕低估了国民党与资本同构的结构性“坏”。而另两种意见,则反映出台湾政党政治的势头,仍然压过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同时,社会立场方面的批评,大多集中在民进党一面,也显示出,国民党作为一个政党,并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督。这其中,是否也有两蒋时代国民党独大而且党大于政的历史,从来没有得到严肃清算的问题呢?这些疑问,肯定会影响到论述台湾价值的努力,也将吸引着我继续关注台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