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報導「彭博:台灣就業機會遭中國磁吸」、「台商中國僱1400萬人中資兩年僅創造4千工作」及「美國商會:台灣投資金額,中國的164倍」,經濟部工業局今天為政策辯護說明。

工業局表示:廠商對外投資已帶動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及出口貿易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廠商基於拓展全球市場之目標,生產地點會隨著市場大小、發展程度、生產成本、勞動素質及生產網絡等因素而進行遷移,「國內接單、海外生產」已成為許多跨國企業的運作模式,並保留研發創新及關鍵技術於國內。而台灣地狹人稠,已不再適合發展低技術、大量規格化生產之產業,未來產業投資將朝向新興產業及既有產業高值化發展。

以電子產品為例,海外生產比例雖然從2000年的8.18%,上升到2010的49.5%,但是外銷訂單規模也從342.1億美元擴大到993億美元,國內關聯產業亦因而同步受惠,台商於生產過程中所需之中上游原料及半成品,於國內採購之比例仍達四成以上,若以國內生產之金額觀之,隨著外銷接單金額之提高,於國內生產之金額亦同樣隨之增加,對國內經濟及景氣復甦仍有相當助益。

以傳統家具業為例,外銷訂單金額雖然從2000年的23億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5.86億美元,但海外生產比例也同時從2000年的24.49%下降到2010年的16.88%。同期間,木竹製品、塑膠製品等跟家具相關的產業,其出口物價指數在2000年分別為100.37、101.72,到2010年時己提高為127.31、115.39,分別上升26.84%與13.44%,代表市場或技術相當成熟的傳產下游產業,已經轉為「量少質精」的發展模式,這樣的趨勢不但是市場機制所自然形成的,也是符合台灣產業轉型方向趨勢。

另外隨著兩岸的不斷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至2010年已擴大為122.3億美元,但同時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金額,也從1992年的2,650萬元新台幣,成長至2010年的2.28兆元新台幣,由投資帶動台灣出口的貿易效果也愈來愈大,也顯示台商主要由台灣進口零組件,利用大陸當地廉價的生產資源,加工後再進行出口,最終消費市場仍是在歐美市場。

工業局說,兩岸雙向投資不應僅著重金額在陸資來台投資方面,為了減少國人疑慮及開放陸資來台可能衝擊,開放陸資來台係秉持「先緊後寬、循序漸進、有成果再擴大」之原則進行檢討開放,以不造成國內衝擊、無技術外流之虞及不影響國家安全之產業為優先開放項目,這些產業項目僅占台灣所有產業項目的42%,導致陸資來台投資金額不高;此外,投資行為涉及經驗累積,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迄今僅2年,陸商尚在累積台灣市場經驗中,亦是陸資來台投資金額不高之原因之一。

在赴大陸投資之內涵方面,台灣對大陸投資的結構已明顯轉變,第一是服務業投資比重明顯提高,以開拓大陸內需市場為目的擴張型投資,有利廠商擴大企業規模;第二是為因應中國內需市場成長而擴大的投資,如水泥;第三是過去一些管制的投資項目因開放而增加對大陸的投資,主要有服務業的金融保險、不動產及製造業的液晶面板及積體電路的製造、封裝、測試等,這些產業不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其對大陸投資主要也以開拓大陸內需市場為主要目的,且其對大陸投資並不會減少對台灣的投資,對台灣經濟具有正面效益。

台商赴大陸投資並未減少國內投資及僱用在廠商赴大陸投資方面,除赴大陸投資金額外,更應該關心廠商對台灣投資的金額有無被排擠,以及國內是否減少就業。事實上,根據主計處的資料顯示,2010年台灣國內投資金額達699億美元,是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金額的4.8倍,顯示雖然廠商投資大陸逐年增加,但對台灣投資並未減少。

再從國內就業觀察,國內大廠赴大陸投資金額雖增加,但國內僱用並未減少,反而逐年增加,鴻海、廣達等代工廠國內雇用人數已由96年之3000人成長至99年之5000人,品牌廠宏碁及華碩國內僱用亦呈現正成長。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後,我國失業率已逐漸下降,甚至開始出現缺工潮。

以100年2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空缺人數23萬4,723人,空缺率3.36%,雙雙創下自88年同期間以來最高水準;各行業缺工人數以製造業空缺率4.05 %最高,空缺人數為108,796人;再就製造業行業別來看,以電子零組件空缺人數達27,981人最多,金屬製品10,878人次之,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10,574人再次之。

為有效提升台灣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行政院今年5月9日依據產業創新條例規定,將以追求「提升國際經貿地位」、「轉型多元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等三大願景,揭示台灣農業、工業與服務業未來十年發展方向。依據產業發展綱領精神,經濟部擬定了「2020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將以創新經濟、樂活台灣作為願景目標,朝「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推動」,以及「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等三大主軸,期望能以前瞻性的技術,帶動產業軟、硬體均衡發展,及製造與服務雙軌並行,進一步推升經濟成長與生活品質。2011/07/05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