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应有勇气共编中国现代史

作者:林明理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10

本站发布时间:2011-7-10 22:44:25

阅读量:8次

今年的“七七事变”74周年纪念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批评中国大陆扭曲抗日战争历史,并呼吁大陆这边还原历史真相。看此消息,笔者不禁回想起07年写过的一篇文章《海峡两岸何日共编现代史》(此文“精缩版”曾发于07年9月4日的《杂文报》),并再一次呼吁:海峡两岸应有勇气共编现代史。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对立对抗,海峡两岸对中国现代史的表述有着极大的不同。自上世纪20年代国共分裂,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宣传等等方面的争斗,几乎全方位延续至今。笔者虽然由于见识浅陋,更由于身处相关信息被刻意封闭的大陆,还未能读到台湾那边的历史教科书,但从自己学过的中学历史和接受过的相关宣传推测,不管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民进党执政时代,台湾方面对中国现代史的描述肯定会有很多地方截然不同于大陆。而从台湾社会已经走入政治开放、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新时代这一点看,两岸的现代史记述的真实性应该也有相当的差距。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过去,它的事实任谁都抹杀不了,隐瞒不了,歪曲不了,在信息记录与传播手段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不管你是如何的有所侧重,相关历史的真相却肯定只有一个。勇于直面历史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其执政者的成熟和自信。从理论上说,应该有一种最客观最公正最全面的对历史的表述,来为所有后来者提供历史最真实的面貌。历史学家、历史教科书编著者最应该做的是,尽量避免自身的认知局限特别是意识形态局限,尽量客观公正的表达历史。而谁能最客观地表达它,谁的历史著作、谁的历史教科书便最有价值。 这一方面,法、德两国历史学家率先做到了。据报道,在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后,法国和德国的高中学生已陆续采用同一本历史教科书。教科书由两国学者共同编撰完成,以欧洲范围内的宏观历史作为主轴,在大欧洲的架构下,立足于反映对真实历史的共同认知,“充满埋葬仇恨与历史和解的意味”。 法、德这两个历史上的老对头,在曾经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相互厮杀,死伤达数百万人,“国恨家仇”不可谓不深。然而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两国基于对欧洲一体化与长远和平发展的战略认知,从40多年前开始走上和解之路,到今天彻底摒弃前嫌共编高中历史课本,不仅表现出了可贵的反思历史的道德勇气,更表现出了面对现实和未来弥补历史裂痕的政治智慧。 法德共同直面真实历史的勇气、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举措令人鼓舞,他们弥平历史裂痕的做法给人以启迪。法、德,不同文字、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并且有着相当长时期的“国家仇、民族恨”,居然可以做到共编历史教科书。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又同在大中国版图之内,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又根本无冤无仇,有什么理由不能共编现代史? 两岸当局对现代史认知的偏颇与狭隘,给各自民众带来很多不应有的伤害。比如大陆方面,很多国军方面的抗战功臣,自49年中共建政后,遭遇极不公正乃至非人的磨难。如媒体曾报道过的美国援华飞虎队的中国队员吴其轺先生,侨居美国时加入飞虎队,抗战中曾击落过五架日机,4次飞过“驼峰”航线,获得 17枚奖章。但49年后被劳教20年,后以蹬三轮车维生,2010年在杭州寂寞离世,终年 93岁。大陆方面对蒋介石的“独夫民贼”,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独裁卖国”等单方面描述,一直影响着民众对蒋介石与国民党的正确认知。台湾方面曾经的对大陆的很多不实夸张描述,也引起了民众不必要的“恐共”、“恐中”情绪。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香港发表的一次演讲中,意味深长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台湾已然摆脱威权统治进入民主宪政时代,大陆最终也将昂首阔步迈向民主法治与宪政。从台湾方面坚守《中华民国宪法》法统与大陆方面坚持要实现祖国统一的表态看,两岸当局都对对方的人民负有责任。所以,海峡两岸要真正用顺潮流合民意的对彼此伤害最小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双方应有勇气坐在一起,放弃一党、一己、一隅之私利,用正视历史、直面现实、面向未来、宽容异见、包容异己的精神共编现代史,以凝聚文化、历史的共识。 法、德共编历史教科书一事曾在大陆引发“中国日本是否能同用一本历史教科书”的讨论,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对我们很多人对现代史(包括当代史)的诸多疑问与分歧,海峡两岸共编现代史才更有意义!借用马英九在六月份的XX纪念日所讲的话,那样做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国际形象,更有助于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0票

0票

您对本文是何看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