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呈:七月鸿沟

(2011-07-31)

早报导读

● 周兆呈

城外城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那一晚,到深夜时,网上已经可以看到温州市民自发前往医院捐血的照片。那些长长的队列、严肃的眼神,构成动人场景,令人激赏温州人的温情一面。从这一点上说,《温州日报》女记者在温家宝记者会上发问最后一道问题,为以往在中国社会中留下“炒房团”、“唯利是图”印象的温州人挣回一些奖赏,并不为过。遗憾的是,这种大爱的情怀总是在灾难之下才得到最大的激发。

那些从深夜到凌晨一直排队轮候在医院捐血的,从照片上看,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当晚的这些反应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一是网络和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和动员作用。在中国突发事件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媒体规律和媒体管制的双重限制,一方面散发式信息在有限的媒体空间难以海量传播,而报纸受到出版周期、电视受到设备、节目编排的限制,另一方面,官方对于中国的报纸和电视的规制自不待言。这时,微博短时间内爆裂式的传播,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封锁,将突发事件极为迅速地变成公共事件,不仅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载体,并在事件的各进行阶段例如救援、捐血、查证、寻人等等环节,发挥超乎想象的动员作用。这期间,成千上万条微博,自动自发地产生、转发与评论,没有限制无需成本,真正做到了群众智慧的集合。

动车灾难当晚微博上不断出现捐血的呼吁,并详细介绍医院的具体地址、所需的特别血型,以及捐血的注意事项。对于呼吁的响应以及赞赏,无疑也鼓舞着更多后来者的加入和参与。

第二个现象是,响应网络呼吁深夜奔赴医院的多是年轻人,也证明使用网络和微博的主体是80、90后,尤其是在晚上。这些在深夜摒弃电视或酒吧的年轻人一直泡在网上,他们可能是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者,或百无聊赖或兴致盎然地打发时间;他们可能是要从白天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借助网络抒发自己的心情,寻找同伴和心理的慰藉;他们也可能是现实社会的“刺客”,以锐利的词语抨击时事。但当事件突然发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理,是同情或悲愤,是疑惑或焦急,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传播的主要中间体,也成为网络动员参与救援以及捐血的主要力量。

这种结果充分符合相关的数据调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中国网民中,20岁到39岁占了53.2%,50岁以上网民仅占5.8%。而对中国网络普及率的调查中,浙江网民的比例之高也佐证了网络动员能力的基础。浙江有网民2786万人,全省网络普及率达到53.8%,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温州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网络高普及率亦在意料之中。

作为国家事件,网络的参与显然超出浙江网民的范围。全国的知识分子、媒体精英、意见领袖都很快参与到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中来,互相求证、互相响应,并不断公开彼此受到的官方压力,戳破真相的气球,形成互相声援之势。

这一周来,看铁道部的作为与媒体从业员、民间意见领袖以及普通网民在微博与网络上的互动,行政行为的粗暴和僵化、官方语言的乏力和落伍暴露无遗。从年龄上说,主政者大都属于5.8%的少数范围,甚至不谙网事,其实对网络的技术熟悉与否不是关键,而是他们对网络生态对于政府公关、决策、施政、行为等带来的冲击,民间对政府心态和批判的方式的改变毫无感觉,与民意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中国每次发生灾害事件,最后都变成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拷问,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挥抹不去的历史积怨。虽然通过财势的强压、焦点热点的转移以及力量不对等而被迫退让,得以平息一时,但难免会在将来再次遇到特定突发事件时,卷土重来,将人们心中深处积攒的怨愤再度挑起,让人们继续基于过去的经验判断政府行为的目的,从而加大特定事件中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那些过去没有彻底解决和安抚的问题,形成叠加的滚雪球效应。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