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食品价格飙升,中国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创3年来最大涨幅。

中国政府上周六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显著高于5月份5.5%的同比涨幅。

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食品价格6月份上涨14.4%,在5月份的涨幅为11.7%。6月份核心非食品价格创至少5年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6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表明通胀已经更广泛地蔓延至整个经济。

然而,尽管6月份的整体价格环比上涨0.3%,但非食品价格却与上月持平;一些经济学家表示,随着中国的过热增长逐步放缓,核心通胀压力开始减轻。

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吴向红(Grace Ng)表示:“反映中国潜在通胀压力的主要指标,包括[工业生产价格]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投入成本项,一直在显著放缓。”

上周四,中国央行宣布加息,这是中国在八个月里第五次加息。多数经济学家预计,随着中国政府收紧信贷和放缓经济的措施发挥效力,通胀将于本月见顶,而后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回落。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央行还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总理温家宝上月在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中国今年为把快速上涨的价格置于控制之下已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另外,他也承认,政府将无法实现把今年全年通胀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但他表示,政府能够把价格涨幅控制在5%以下。

6月份食品价格飙升主要是受不稳定的猪肉价格的推动,当月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57.1%。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7月1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25.51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猪肉价格也是2008年中国上一轮高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不过,当时是因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猪瘟,导致大量生猪死亡,从而加剧了价格的上涨。

一些分析师担忧,中国政府可能因其控制通胀的努力而引发“硬着陆”——在这个威权国家,“硬着陆”往往会引发社会动荡。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过早放松紧缩政策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于松表示:“由于迄今为止国内政策没有显著放松,同时外部需求增长也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的潜在通胀压力可能保持温和。这方面的主要风险是,中国会像2010年下半年那样显著放松政策。”

译者/何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