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窃听

媒体不停揭曝,手机被窃听的人名单越来越长

就好像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梦,醒来一看,梦中的一切都是现实。

默多克的王国在风雨中颤抖?百年小报死于非命?唐宁街的前任新闻主管被警察带走?首相的眼睛里透露出不安?

套用一句流行小报的口头禅:《世界新闻报》之死震惊全国!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而只是一个新篇章的开始。

从记者到警察,从道德到良知,从报业的家园舰队街到首相的官邸唐宁街,窃听门,将给英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王子的膝盖

而这一切,都源始于王子的膝盖。

五年前,王子威廉膝盖受伤的故事被《世界新闻报》曝光。这件事只有内部少数几个亲信知道,小报从哪儿来的消息?

失踪少女米莉

失踪少女米莉的手机曾遭窃听,成了丑闻的转折点

现在我们知道,私家侦探和该报王室事务主编是第三只耳朵—-窃听了王室成员的语音信箱。两人锒铛入狱,当时的报纸主编库尔森辞职。

时光快转到2009年。媒体揭曝《世界新闻报》窃听非常普遍,完全不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警察大概齐一看,决定不重新启动调查。媒体穷追猛打,爆料一系列名流明星、政界要人电话曾遭窃听。案子越搞越大,已经被任命为唐宁街新闻主管的库尔森再度辞职。

一个多星期以前,窃听门峰回路转,从仅仅牵涉名人到触动普通家庭。2002年失踪后被谋杀的少女米莉、伦敦7·7爆炸案的受害者家属、以及其他一些谋杀、强奸案受害者的电话可能都曾遭到过窃听。

窃听非法

当许多家庭面对人生最黑暗的时光、最惨痛的悲剧时,急于抢新闻的小报记者鬼鬼祟祟地偷听他们的哭泣、呻吟!霎时间,窃听门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丑闻。上到首相,下到邻居,举国上下一片愤怒的斥责、臭骂!

现在,《世界新闻报》关门了,默多克亲自出马来应对危机;警察带走了几个人,首相宣布要展开独立调查。

窃听,是违法行为。如果《世界新闻报》的负责人被发现指令手下搞窃听,将面临控罪。但是,窃听门的冲击波很有可能远远超出几个人被投入监牢。

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尊严、道德良知、报业的监控、政客和记者的关系、甚至警察,都有可能被送上“审判台”。

职业道德

过去几年,流行小报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面对读者人数减少、广告收入下降,没有律师监督的互联网随心所欲地传播流言蜚语、社交网站煽风点火,报社要裁员,主编要独家爆料,报社弱肉强食、人吃人、狗咬狗。为了搞到独家新闻,有记者肆无忌惮、不择手段。是否忘记了从业操守、道德约束?

窃听,成了日渐绝望的媒体使出的绝招。难道,《世界新闻报》真的是唯一一家通过窃听挖新闻的报社?

让有权有势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经常是红头小报用来深究、曝光别人隐私的借口;现在,长焦镜头掉了个儿,对准了昔日和现在的主编、老板。红头小报,又要对谁负责呢?

迄今为止,报界一直坚决捍卫“自我监控”的原则。但是,负责的“媒体投诉委员会”几乎被一致认为监控无力。改革?怎么改?

议会立法监控媒体?迄今还没有人提出令人信服的方案。有人呼吁制定新的隐私法。但是,隐私法如何实现保护人民和确保记者曝光真正“罪人”之间的平衡呢?有人担心,如果面对目前的危机和民愤仓促制定隐私法,条例有可能会过于严格。这样,民主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新闻自由也将被缩水。

政治影响力

如何窃听电话?

  • 部分手机出厂时装有默认密码。该密码为四位数,比如1234、0000、3333。用户购买后需要更换密码,但是很少有几个人这么认真。小报记者和私家侦探只要打通手机,如果没人接听,输入默认密码,就可以查听留言了。
  • 另外一个手段是把语音信箱的默认密码改掉。这样,别的记者就打不进去了。

另外,小报的政治影响力也再度引起审视。

人们早就注意到,许多政党领导人都曾下功夫和默多克拉关系。政治评论人士甚至说,过去二十年,任何有希望当上首相的政客,谁也没敢得罪默多克。

远的不说,就在六月下旬,卡梅伦和米利班德还同时出席了默多克在伦敦举办的夏日派对。

这正是因为,红头小报,既可以帮助政客功成名就,也可以让你身败名裂。因为,它可以左右全国人民茶余饭后闲谈的主题;可以影响民主选举的结果。

面对窃听门丑闻,英国主要政党的党魁突然统一了立场,一致承认政客和媒体的关系真的是太过紧密了。

上个星期,米利班德公开呼吁默多克在英国的左膀右臂瑞贝卡·布鲁克斯辞职,显示着西敏寺今后与默多克打交道时很可能采用更强硬的手腕。

警察干什么呢?

窃听门丑闻的另外一个主角是警察。警察过去几年对案件的处理已经引起出许多圈点和批评。评论人士和受害者指控警察无心调查,因为警察本身与媒体关系太近乎。

现在,又有报道显示,《世界新闻报》可能曾经向警察付款换取消息。如果属实,岂不是等于执法人收受贿赂帮助别人干违法的事?

相信,尘埃落地后,对准警察的聚光灯不会比对准《世界新闻报》要少许多。

卡梅伦的尴尬

库尔森

库尔森成了卡梅伦的头痛

眼下,唐宁街肯定也在担心大火是否会烧到家门口。

库尔森从《世界新闻报》辞职后被首相卡梅伦选中担任新闻主管。卡梅伦随后好多次为库尔森辩解。甚至在窃听门的指控仍是头条新闻时将他提升为首相府新闻总管(库尔森坚持自己没有做错事。)

同时,卡梅伦肯定也在后悔圣诞节期间曾经去瑞贝卡·布鲁克斯家串门、吃饭。现在,这也会成为批评者的弹药。工党指责卡梅伦犯下“灾难性的判断失误”,让窃听门的主角进入唐宁街的心腹地带。

卡梅伦是否会为此付出代价呢?当有记者问及聘用库尔森是否“大错特措”时,卡梅伦回答说,“人民会做出决定”。

读者的自省

面对窃听门,媒体消费者是否也该照照镜子呢?

读者对明星私生活的胃口、对悲剧人物的好奇,给了小报施展的空间。

挨够了骂的小报记者可能会说,正是由于有人爱看,他们才会费尽心思地捡垃圾、掏下水道地挖新闻。别忘了,《世界新闻报》在世的时候,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

打探隐私是改不掉的本能,尊重隐私是根深蒂固的传统。

窃听门,也揭示着英国人的矛盾心态。

(苏平 2011年7月12日 伦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