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间,一向为中国人推崇的田园牧歌、舒缓平静的慢节奏生活,早已踪影难觅,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快速、急速、火速——世间事皆力求风风火火。不是吗?手机无时不在响,电话随时都在催;帖子要“沙发”,寄信寄物品要特快专递;外出必高速公路、高铁动车;凡事一定要求回报、求名利双收;理财的,最好能一夜暴富;养殖、种庄稼的,最好能一觉醒来就鸡鸭满堂、五谷丰登;婚恋的,当然要有现房现车;就连买菜排队,也必乘人不备上前加塞。

  的确,在当今不少中国人的心中,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场战斗,一场不问原因、不问条件,但求目的、结果的紧张战斗。凡事先抓到手再说、先赚一票再说;过了这村没这店,机会稍纵即逝,便利转眼即无。一如日前的《环球时报》引用外媒报道所言,“中国人现在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人”。

  诚然,高速、快节奏确为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标志。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全世界都在不可避免地进入“快生活”。在世界各大城市,人们走路的速度比10年前,平均加快了10%。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社会生活的低效率、缓慢而苦恼,为发展步伐的不尽如人意而懊悔。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创业者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令人们的思维、观念及行为方式彻底改变,并由此带来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高速度、高效率。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凡事都应讲究个“度”,所谓揠苗助长不足取、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意思的是,当年深圳人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同时喊出的,还有“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上帝”,后者近乎不为人知。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忽略、迷失,才造成了当今“快生活”无度之困局。

  不久前,日本媒体刊登了一日本学者在广州亲身经历民众不满机场服务而引发冲突的见闻录。令这名学者不解的是,因天气原因而致乘客被困机场,这在世界各地很普遍,何以在中国会出现乘客群情激奋、破坏公物、大打出手的极端情形?他的结论是,中国人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一些乘客丧失了“自制力”。

  “快生活”确已令不少中国人疲惫而困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或许,美国《侨报》对此作出的结论,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什么焦急和不耐烦成为中国主要的社会心态?这是由于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高速度加重人们心中的烦躁。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亦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速度是否太快,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能否协调。

  诚哉斯言!当下,我们尤其应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中的速度、效率与公平、公正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实际上,人们普遍存在的浮躁焦虑、急功近利心态,是缺乏安全感、稳定感以及信任感的具体体现,是对于一夜暴富、财富聚集于一小部分人身上的不满,是对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不满,是对于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诚实劳动、守法经营不被重视、不被肯定的不满。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速度、效率与公平、公正当属同等重要,甚或说,丧失了后者的平衡作用,前者会造成社会生态的灾难。前述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不合情理之种种,已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同步,尽快扭转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利局面。毋庸讳言,当下,本应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配套的社会变革,却在某种程度上止步不前,比如在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再如权力过于集中以及权力统摄一切等等。这些,已然成为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牵制力量,且必然会映射在社会生活中,映射在世态人心上。可以说,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困惑迷惘、不平不满,更有甚者,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皆为此情形之具体反映。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满足。若一个社会陷入对物质的无止境追求,全然不顾及人们的精神需要、精神追求,则同样会使这个社会极度失衡,并由此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实则,充裕、丰富的物质生活、物质追求只是人们享有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人之为人,更重要的是其拥有思维的智慧与精神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其需要充裕、丰富的内心世界。若一个音符、一行诗、一个微笑、一声问候,甚或一片落叶、一阵轻风,不能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若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感阙如;若人们之间只有对渴望暴富滔滔不绝的表达及摩拳擦掌的决心,只有对财富不顾一切的无止境追求,则注定这个社会是没有方向、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社会需要物质,同样需要精神以及文明道德;社会需要高速度,同样需要秩序、规则;社会需要快节奏、高效率,同样需要理性、需要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当下,我们尤其需要放慢前行的脚步,让人们有基本的思考时间、空间,应着力解决社会心态、社会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人们的生活,不能自愿或被迫搭上“快生活”的列车,使生活本身为“快生活”役使、绑架,使人与生活的关系极端异化。

  有外籍人士言,“蹓跶”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早已淡出中国人的生活,以往常闻的“您慢用”、“您慢走”,也只具有了客套与形式意义。在此,我们每个人都当扪心自问,在享受高速发展的经济带给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难道我们真的不能依旧悠闲自如地“蹓跶”、真的不能再由衷说出“您慢用”、“您慢走”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