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日前在北京揭晓,部分获奖作家呼吁,应该把中国更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提高中国作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但有海外学者认为,有的中国当代作家急功近利,作品有缺陷,因此影响力有限。

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经过五轮投票,8月20号在北京揭晓。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5部长篇小说胜出,获得中国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创作奖。官方新华社报道说,今年茅盾文学奖的部分获奖作家表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在世界舞台上已经取得了重要地位,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却常常无人问津。获奖作品《天行者》的作者刘醒龙表示,中国家庭的书架上常常有外国作家的中文翻译作品,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在海外却遭受冷落。他呼吁,有关方面将更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品翻译成英文。

在美国纽约的中国学者谢选骏认为,文学作品是不是能得到海外读者的喜欢,关键要看作品的质量。

“因为他们感觉好像是小说翻译成英文需要政府去推动的,他们觉得政府在这方面努力不够。其实他们完全不了解,世界上的自由国家,除了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他们的文学翻译都不是由政府去推动的,都是由市场推动的,作品好,有卖点了,人家当然就把它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拿来去卖,拿来去介绍。这不是由政府推动的。”

有中国评论家认为,今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最具想象力的作品,作者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间现代中国的“大历史”。刘震云是本次5位获奖者中唯一不是官方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作家。他在获奖后谈到诺贝尔文学奖时说,写作是作家自己决定的,得奖则是别人决定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由别人决定的,文学奖评的不是作家,而是作品的翻译。

在美国耶鲁大学教书的中文作家苏炜对此表示:

“我个人在海外真的是有机会接触到诺贝尔奖评委像马悦然这样的教授。我注意到诺贝尔奖的评奖体制确实有它自身的问题。懂中文的人那么少,他们能读的只是翻译作品,他们能了解的,比如通过马悦然去了解中国文学本身这个面就很窄。当然海外的好的中文的翻译,中翻英、或者中翻别的语言的翻译很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翻译的问题是技术性的,我觉得我们中国文学本体的健康才是根本性的。”

在美国的学者苏炜说,除了翻译问题之外,中国作家与诺贝尔奖无缘的根本问题是作品本身有欠缺。

“今天,刚刚我们提到的,包括刚才提到的刘震云也好,刘醒龙也好,他们都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八十年代那十年的作家和文学,都有一种蓬蓬勃勃,特别有种生命力的状态。现在文学慢慢地有些作家自我边缘化了,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失掉了生活的现实关怀,失掉了大的人文关怀。最近的作品,我常常想拿起来看,我作为一个海外教授,用中国文学来给大学生上课。看了很多作品,我没法看下去,甚至包括前几年的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今年这几部我没有看过,我拿起来实在是看不下去。”

在美国纽约的中国学者谢选骏认为,中国部分当代作家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不少人还有诺贝尔奖情结。

“法国的沙特不一定是第一流,从历史上他不一定是最伟大的作家吧。但他都拒绝接受诺贝尔奖。看诺贝尔奖的历史,并不是所有伟大的一流作家都获得诺贝尔奖。它就跟中国过去的科举制一样,不是所有的大学者、大诗人都获得状元的。相反得过状元的人并不一定是第一流的人物。所以要看淡诺贝尔奖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苏炜说,真正的好作家是甘心做冷板凳的,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唯一的目标,而不是追求名利。

“真正的作家在我看来是对这个世界真正有很深刻地观察以后,有自己想说的话,而要把这个话说得很好,说的很漂亮。画家李可染说过一句话:‘什么叫艺术?艺术叫狠狠地表现’。我今天看到我们当今的文学作品,‘狠狠地表现’这几个字虽然是大白话,很少看到‘狠狠地表现’的文学作品。思想也‘不狠’,表达也‘不狠’,所以没有‘狠狠地表现’的这么一种内在的气魄和把握能力是出不了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