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既得利益集团

作者:张千帆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7-23

本站发布时间:2011-8-10 6:25:44

阅读量:1654次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岳振

舆论对利益集团的抨击从未停歇,且越来越猛,中国社会当前处于一种急切需要利益再平衡的改革阶段。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利益集团及其相关的社会影响?有何破解之道?

问题1:“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概念被频繁提及,如果要对其进行细分,你觉得当代中国存在哪几类既得利益集团?

答:所谓“既得利益”,就是利益受到现体制的群体。体制的现实运行控制在官员手中,因而各级官员首先构成既得利益的核心。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交易和官员达成默契,从那里得到公权力控制下的资源,譬如垄断企业以及煤老板、房地产等资源开发商。事实上,后者往往是公权力寻租的租金提供方,而租金正是从公权放松控制的资源中支付的,譬如煤老板用获得批准的煤矿经营权赢利来贿赂掌握批准权的官员。这样,围绕公权垄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问题2:请简要谈谈你所指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任何不受监督的公权力都会产生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在中央严格控制的计划经济发生松动、权钱交易成为可能的时候。严格的计划经济会维持一个贫困而清廉的国家。当然,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既得利益,只不过它们掌控在极少数人手里,而且虽然权力巨大,但是因为不允许交易,因而从权力中得到的好处也相当有限。实行市场经济过程中,原有的限制松动,权力获得兑现的机会,因而产生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问题3: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社会进步与改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阻碍中国改革和社会进步,导致官僚腐败横行,因为既得利益就是靠公权力寻租发展而来,所谓“寻租”就是腐败。好的改革对普罗大众有利,必然要求和既得利益分利,而推动制度改革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官员手里,理性自私的官员必然不会“自废武功”,自动牺牲自己的利益或丧失维护利益的权力。到这个阶段,改革就趋于停滞了。

问题4:利益集团在任何社会体系里似乎都是存在的,在中国,公众对利益集团受到猛烈抨击,你认为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深层原因?

答:任何人都有利益,因而都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一份子。这没什么错,每个人都有需要维护的正当利益。事实上,在民主国家,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构成多数的平民百姓,受制于周期性选举和监督的公权力就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既得利益”之所以成为一个贬义词,是因为它依托公权垄断获得了远大于属于自己的正当利益,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在既得利益完全失控的情况下,自然就成为社会批评矛头指向的焦点所在。

问题5:都说“要打破利益集团”,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利益联盟有实质性的变化,你认为原因何在?是我们经常说的利益集团力量太强大了吗?

答:根本原因在于官员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而官员掌握着打破任何利益格局的公权利器。如果公权不受人民监督,那么它只会被用来侵犯人民权利、维护既得利益,而不可能指望它打破既得利益或既有权力结构。

问题6:对于利益集团,我们的应对之策或者说改革之道何在?如果真的动摇了利益集团,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只有通过民主选举逐步改造中国权力结构,迫使官员对人民负责。当然,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轻易放弃,改革一开始很可能产生冲突、动荡甚至暴力事件,但是如果人民因此退缩,那么他们将永远是公权垄断下既得利益的牺牲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