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中國 折射香港角色
文化研究者以邵氏電影為對象,探討香港電影中的「中國」,折射香港的歷史地位。


如果是悅書人,《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這本具有上佳質性研究的書籍,必不容錯過。

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香港的『中國』」,有四篇文章,分別是傅葆石的〈想像中國:邵氏電影〉;劉輝的〈邵氏電影研究的契機〉;畢克偉的〈《香江花月夜》的三種解讀〉;以及陳時鑫、蔣崴的〈從《梁祝》到《愛奴新傳》——邵氏奇情片的酷兒解讀〉。第二部分「邵氏的香港圖景」則有八篇文章,請來了導演、編劇、演員、影評人和電影研究專家如羅卡、鄭佩佩等撰文,一則緬懷邵氏的光影歲月,一則檢視邵氏電影王國的盛衰,與及它對電影文化深遠的影響。可想而知,這本書堪稱是邵氏電影圖譜,由於它的可觀性,此處只容許我檢出兩點來介紹。

中國的本質論。本書大部分作者都有一個共識,邵逸夫先生締造的邵氏電影王國,有十分強烈的中國本質,又或者說,邵氏出品的電影,隱合著代表中國的意圖,之所以書名稱邵氏電影為香港的中國。「邵逸夫……文化民族主義也不時影響著他的營商策略。正如《南國電影》的一篇文章透露:邵氏兄弟公司的目標是引領華語電影走向全球,把他們的電影王國從東南亞拓展到整個亞洲,最終達到『全球市場』。」 由於邵氏在五、六十年代雄霸東南亞,全盛時期的大型製作如《倩女幽魂》、《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江山美人》和《白蛇傳》等,因為市場持分大額,在亞洲可謂無人不識無人不曉。不過,我們可不可以因此定論邵氏電影「把中國文化和藝術傳統通過影像介紹給不同語言和種族的人」, 十分值得我們深思。從邵氏的崛起到它的沒落,它帶領電影走向世界,讓世界發現中國文化的現象似乎從未出現。而且,這些美輪美奐的電影,據說有些因為成本和時間問題,根本沒有劇本(邵氏導演的辛勞,可以參看鍾寶賢的〈大片廠小故事——導演何夢華說邵氏影城的興衰〉一文)。沒有劇本,電影怎拍出來?道理簡單,腳本都源自中國的白話小說《聊齋》、「三言兩拍」,順手拈來明顯蓋過心繫祖國的說法。我們把「六叔」神話化了。

失落的場景。對香港的八十後來說,邵氏電影其實十分陌生。可能因為邵氏在一九八六年全面停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邵氏電影採取在廠內流水作業方式製作,無論電影場景設定在哪個時代,都與香港人生活的現實場景脫節。形成許樂所說的「……片中的正反兩派在一個真實的世界版圖中都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可以說,邵氏在香港這座城市步入真正的現代化之前,便已經提前體會到了香港這座城市在國際地位上的尷尬。」這是十分諷刺的,任何一種文化創作,都不容失落場景,否則作品面貌一定模糊。而更諷刺的是,脫離現實的操作方式何其像香港特區政府——閉門造車,漠視市民的聲音。實在令人不寒而慄。試想,邵氏的結局是全面停產,每年例行重拍毫無創意,但求「大堆頭」如《七十二家房客》!

不管怎樣,邵氏作為華人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角色,它值得研究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它走出上海後,先到南洋發展,再扎根香港的過程,非常有意思,有待發掘。(黃幗坤)■

書名: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作者:劉輝、傅葆石編

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www.oupchina.com.hk)

頁數:244

定價:港幣98元

 

書名:說聞解字

作者:彭家發

出版:巨流圖書(www.liwem.com.tw)

頁數:522

定價:新台幣650元

本書是新聞學者彭家發從新聞談文字的書。第一個單元是「說聞」,是從日常媒介得來的所見、我所思和我所感的新聞。第二個單元是「解字」,也大部分取材自媒介、尤其是印刷媒介裏,值得談、可以談的字和詞。望能為文字工作者在使用文字時,能「一正視聽」,用對正體漢字。

 

書名:中國模式及其未來

作者:鄭永年

出版:八方文化(www.globalpublishing.com.sg)

頁數:424

定價:新幣19元

零八年金融危機之後,人們對所謂的「中國模式」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中國人對「中國模式」的興趣在於中國較之西方更有效地抵禦了金融危機。一些人也由此推論出,中國模式優越於西方模式。學者鄭永年從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際層面來討論中國模式的優劣。

 

書名:鑄劍──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誕生記

編著:弈洋

出版:天行健出版社(Tel:852-2528 3671)

頁數:294

定價:港幣98元

如無意外,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即將於今年下半年下水,其誕生過程曲折坎坷,背後隱身的大國間的角力,引人入勝。本書首次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並對這艘航母的武器裝備、命名爭議、它對未來亞太軍力的增消,以及對南海形勢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作出了評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