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读书没办法,那么如果他喜欢读书呢?那么他未来的路径就将和他的父亲一样:读高中,考大学,然后再回来。在城市里,一个二三流的大学生不值什么钱,但若愿意回来,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这是一个赤裸裸到了底的卖方市场。

 

 

我的支教观感Ⅱ

——农村娃和城里人

 

文/RDX(芝加哥大学)

 

 

下午的时候随意回忆了一下支教的观感,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的支持。于是决定再写一篇,反正不写也是忘了。这次不再谈教育,而讨论在支教时候观察到的一些社会变迁,特别是城乡二元化的冲突。和对教育学一样,我对于社会学所知甚少,特别是如城市化,社会阶层关系等之类的话题。所以尽可能准确地回忆事实,附带做一些评注。今次讨论两个话题,物质回报和精神追求。

 

1、物质回报。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教育是一笔巨大的家庭投入。期待教育的经济回报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做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分析。

细节讨论以前先提供一个社会背景。我印象最深的支教点是一个新兴城市。说是农村,有一些勉强。基本的城镇已经颇具风貌。完整的,将近现代化的官僚机构矗立眼前。市镇中央极难看出这是一个被我称作是“农村”的地方,有颇大的百货商场,各种饭店,网吧。简单地说,应有尽有。然而这依然是一个农村。大多数的居民并不在城镇中心居住。大多数的学生依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山里”。这并不是一种比喻,好像说别人住在“乡下”。很多人的的确确住在山上,有在半山腰的石瓦房,零零散散养一点鸡,种一点田。甚至还有在山间连石瓦房都住不起的。他们不少是散居,三三两两,分布在各处。换言之,大多数的居民依然是典型的农民。这个城市不过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城市。

这个新兴城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城市形成的过程不断区分社会阶层,不断拉大他们之间的区别。城市中心的居住价格在上涨,生活成本也不低。没有文化的农民亦难以在城市中谋生。这反而阻止了农民的城市化。甚至因为城市化对土地的占用,反而把农民驱赶得越来越远。中心地愈中心,边缘地愈边缘。不巧的是,好的中学往往就在城市中心。因此在“城市”里上学,有着特别高昂的显性和隐性成本。交通,学费和食宿费用自然逃不过。而因为农村和城市的距离与分化,让孩子上学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随时赶回家里照顾农活。我的观察是,常常是爷爷奶奶们在照顾家禽,父亲母亲则不少外出打工。剩下的儿子女儿蜗居在学校里日夜苦读,完全无法补贴家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让子女读书付出的不仅是显性的就学费用,也有隐形的农业生产成本。

如果说前者的费用还能够承受的话,后者则是一个几乎无可抵挡的压力:怎么可能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守着田地和鸡鸭?考虑到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可能考上大学,早早地辍学,回家看田,或者干脆外出打工,反倒是最合算的选择。当然,有人会说,打工也要技能。有技能,有知识,才能往上爬得快啊。但是农家孩子哪儿等得了这么久?

 

 

问题还没完。既然是城市,自然也有相对富裕的家庭。当时造访了一位同学的家里。他的父亲是当时少数考上大学的“金凤凰”,后来当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一番,最后被派回到这个城镇。愿意接受这样选择的人不多,但是好处也显而易见。在一个严重缺乏大学生的地方,愿意回来的,“外面的”,大学生,自然是到处吃香。这位父亲虽然是回到了小地方,但是把检察官当得风生水起,也不亦乐乎。那位同学的家里完全是标准的城市化的小公寓,在客厅里目测大约至少六十平方米以上。他母亲拿出来的一袋一袋的零食也与我们平时习惯购买的毫无差别。他的母亲诉苦,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好读书,就知道上网!对,他的家里有电脑,有游戏机,或许是全高中惟一一个。不喜欢读书没办法,那么如果他喜欢读书呢?那么他未来的路径就将和他的父亲一样:读高中,考大学,然后再回来。在城市里,一个二三流的大学生不值什么钱,但若愿意回来,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这是一个赤裸裸到了底的卖方市场。

这意味着什么?即在一个扭曲的市场里,在这个具体的新兴城市中,教育变成了社会等级划分的工具。有钱有资源的家庭可以供养孩子读书上学。即使在大城市里呆不下去,只要愿意回来,就能够垄断这个新兴城市中的一切资源。教育的物质回报异乎寻常。而且他们可以很自信地肯定,不会有很多的竞争者。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在高企的教育成本面前,早就辍学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教育只见投入,不见产出,明摆着就是一个无底洞。于是富的愈富,穷的愈穷。偶尔有几个学生,例如上文的父亲,会成为一只“金凤凰”,走入完全不同的社会等级,然而这样的“金凤凰”又有多少?

 

2、精神追求。人不能只靠物质追求活着。再穷困也有精神追求。就像许多当地的高中生极喜欢运动,还有学生难得凑了一点钱就买了吉他日夜苦练一样,大家都得靠精神追求过活。那么农村学生的精神追求是什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第一,周杰伦和林俊杰的贴纸贴满了课桌——别忘了他们根本买不起磁带机,听不起歌。第二,去网吧除了游戏和QQ,喜欢上一个叫做51.com的社交网络。什么是51.com?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网站在大多数“网友”的眼里令人不齿:充满着非主流,约炮等等等等,基本就是劲舞团的社交网站版本。

而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51.com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这不但是一个充满着现代感的网站,而且是一个特别稀奇网站,叫做“社交网站”。在这个新东西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一切幻想。页面花里胡哨,有各种各样的装扮功能,而这所有的功能都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科技感”。简而言之,51.com提供了一切农村学生渴望的元素:城市化,现代化,科技化,新奇。更加重要的是,51.com并不是一个“正常网民”经常访问的地方。相反,大多是拥有同样幻想的人,透过网络聚集到一起,拥有共同的信念和渴望,也提供了一种亲切的安全感。

周杰伦也是相同的故事。甚至对于“南下”,也是一样。“南下”对于当地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它意味着打工,也不意味着打工。“南下”不但能迅速带来可见的收入,也能满足许多幻想:在一个大城市的华彩中流连。我说的诗情画意,其实故事很简单。如果你在一个便器一定积满大粪的环境下长大的话,那么大城市的干净整洁,即使是城市人看不上的“脏乱”,也有莫大的吸引力。这个和“权力”、“解读框架”什么都无关。就是单纯的,最基本的,对于改变生活的渴望。有时候这种渴望比较抽象,渴望歌星,渴望现代性。更多时候这种渴望十分现实:渴望一碗干净饭或者一个干净一点的厕所。

 

 

然而即使是“南下”,他们也逃不过与社交网站一样的生活隐喻。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缘故,他们永远不会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人”,即使物理的生存在一个巨大的都市中,他们也只能互相取暖,在一个特殊的亚文化里既寻找渴望的实现,又寻找熟悉的安全感。

在很多时候,对于这种精神追求的向往,是支撑着学生们继续读书的动力。记得当时问当地的学生,你们喜欢什么,或者为什么要读书。不少人说,因为读书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就能像你们一样了。

然而他们真的能如“我们”,“一样”?

 

 

(采编:宋晓慧;责编:黄理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