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或因为他把脚翘在了桌子上,或因为她把水洒在了书上,便大吵大闹,甚至于大打出手也是有的。于是,整日便以这些小事情吵来吵去,每次吵的时候,还要把以往的陈年旧事提兜出来,以加罪状。然而即便到了这地步,还是有人“忍耐”了一辈子,而没有选择分开。

 

 

浪漫的婚姻和伦理的婚姻

 

文/弓口(北京外国语大学)

 

 

婚姻如同地狱般,埋葬了爱情,这是从贤人那里听来的话。

因为还没有走向婚姻,所以对这句所谓的“哲性”的“真理”,如“花非花、雾非雾”般,将信将疑。

如此,在一种幻象中,试着去探求婚姻的形态。

生活中的现实里,浪漫的婚姻固然有之,然而伦理的婚姻却又更是多数。

鲁迅、胡适、张中行(燕园四大才子之一),均是我们熟知的大家。不同的是,鲁迅留东洋,胡适游西洋,而张中行却是土著。他们三人作为民国时代的人,在婚姻问题上,都沾了点封建“包办婚姻”的媒约之水。受父母之命,娶了所谓“封建妻子”。但作为一种结果,三个人走了不同的路。

 

 

鲁迅将“原配妻子”朱安归置在家中,自己到外面抨击政府,执教鞭于课堂之上。后深得学生许广平爱慕,而与之私奔南下广州,成就了自己的“浪漫婚姻”。对此,有人赞许鲁迅冲破封建的束缚,敢于向封建礼教开炮;而也有人批评其不负责任,让朱安孑然一身孤零终生。鲁迅朝着“浪漫的婚姻”去了,朱安却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胡适据传在外也绯闻不少,其才气魅力必是少不了青楼女子的仰慕和爱恋的。不少同仁官贤也曾多次劝胡适与“原配妻子”离婚另娶。按理说,离婚这说法,是从西洋传来的舶来品,胡适游历西洋多年,对此应该容易接受,而胡适终究没有迈向“浪漫的婚姻”。虽其所学其妻或多未闻,但胡适却时常用容易理解的方式讲一些外边的趣闻,以增加情趣。最终,胡适以一种对“形式”的道德追求完成了他的“伦理的婚姻”。这与季羡林先生与妻子常年分居,说与之没有感情相比,多少是有些类似的。

张中行原是受媒约在家里结了婚的,后到北京求学并执教于未名湖畔。与家中妻子相见便是每年的寒暑两假。后其与写《青春之歌》的杨沫相识相知相恋,固然是没有认真考虑家中妻子的感受的。不过,随杨沫怀孕而让张中行为之无措,心中顿然生出自责与惊恐。于是,在杨沫产子之后,两人不断地冷冷热热,在文化大革命前正式分开,结束了“浪漫的婚姻”。此后,张中行回到了原配妻子那里,重启“伦理的婚姻”。

于此,有了婚姻的四个阶段之分。

先是“可意”,两个人在一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如不立文字,眉目传情,以心传心。你我相互意会言传,生活非常快乐。如能得“可意”之人与之结伴生涯,便是从“浪漫的婚姻”开启水源,“伦理的婚姻”便如水到渠成般修成正果。

 

 

其次便是“可过”。可意的婚姻固然美好,而纵观现实生活,那样的婚姻多是一种理想。两人无法做到心有灵犀,或是存在巨大的“鸿沟”,这种鸿沟或是价值理念,或是知识储备。说什么,对方听不懂,觉得你不可理解。这时就开始转向“伦理的婚姻”,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得过且过。两个人还有孩子,还要做饭吃饭,就不讲那些价值观,讲些简单的生活。这个过程里,或多或少便开始有了烦恼,渴求理解。

再次便是“可忍”。有时候妄说“可意”,即便是“可过”也是不可得的。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或因为他把脚翘在了桌子上,或因为她把水洒在了书上,便大吵大闹,甚至于大打出手也是有的。于是,整日便以这些小事情吵来吵去,每次吵的时候,还要把以往的陈年旧事提兜出来,以加罪状。然而即便到了这地步,还是有人“忍耐”了一辈子,而没有选择分开。抑或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庭,抑或为了父母的劝阻,就这样吵吵闹闹,忍了一辈子的人也是有的。他们在“伦理的婚姻”里选择了“热闹的坟墓”。

最后便是“不可忍”了。这是最易理解的。没有话可说,看之如臭粪,见之便生厌,想之愿炖之,游戏便结束了。这结束,便连“伦理的婚姻”也没有。或许开始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或许重新开始新的“四可婚姻”。

从这“四可婚姻”里走出来,可以看出,“忍”还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这也如同跑马拉松一样。42.195公里的马拉松,一般跑来,前10公里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有体力。而到了14公里,便会感到体力下降,有的跑手或许就在此放弃了。这种放弃如同感情婚姻中的“分手”。不过很多跑手还是能够接着向前跑,这中间会因人而异出现多个或不同的“体力临界点”,而无法跑下去,从而选择放弃。有时候还可能在临界点出现了放弃的想法,但还是想跑完,便休息一会接着跑。感情婚姻中,好多人提出分手离婚但过了时日便收回了原话也是如此。而当跑到36公里时,将是体力的最大临界点。这时即便是最累的时候,但想放弃的人却很少了。因为已经跑了这么多了,这时放弃必然心里不甘。付出的多了,更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人看来很糟糕的感情或婚姻没有结束的理由所在。

一点不想忍的婚姻是没有的,不随随便便放弃,像马拉松一样,跑完全程,如若实在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那就半途而废,重新开始。

不过对于半途而废,还是少一些。有人三次信誓旦旦要跑完马拉松,不过却一次都没跑完,到第四次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跑了,累了,没信心了。对于感情,若是有太多的半途而废,到后来或许会觉得感情就那么回事,到最后无非是为了结婚。也罢,不要浪漫的感情了,最后找一个人随便结婚,完成“伦理的婚姻”。

 

 

但实际上,每次跑马拉松,其感受往往是很相似的,都会经历不停的放弃与挣扎坚持的过程。每一段感情,大多也是要经历“忍”。放弃了,重新开始,往往会发现,和此前的感情很多是相似的。因此,不轻易放弃,是一个原则。当然这个原则很是有限。

 

 

(采编:薄然;责编:黄理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