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2日 15:04:04

  奥卡姆的剃刀
 
   今天在办公室与编辑平台的诸位同事一起讨论中国周刊的版式调整。
   根据此前讨论的内容方面的调整,编辑部也提出,内容调整的同时,在版式上也做相应的调整,以使内容与呈现形式接近。
   俗称新瓶装新酒吧。
   在讨论审定版式调整方案时,奥卡姆的剃刀,迅速闪过了我的脑子。
   我不是版式专家,我对版式的理解,混杂了作为普通读者、作为传统的重度消费者以及总编辑等多重身份。
   这多重身份常使我痛苦,也困扰着我的同事们。
   不过,即便如此,我对版式的理解,一直坚持着一个台湾人的观点。
   中国周刊创刊时,曾请了一位在上海的台湾朋友,对中国周刊的版式进行会诊。
   虽然这位曾在媒体和广告公司服务过多年的设计师的诸多意见最后都被否定了,但他说的一句话,却一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中。
   他告诉我们,版式设计的要义是做减法。
   做减法,就是删繁就简。
   这不就是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简化版么?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圣方济各会修道士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信奉思维经济原则,认为一切无必要的累赘都应该被剃掉,“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的威廉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奥卡姆的剃刀划向版式设计的时候,其实就是做减法。
   做减法的结果,就是版式的简洁明快。
   这有现实意义。
   比如服装。
   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再有心思去欣赏维多利亚时代复杂冗余的裙装,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穿大清宫女的套装。
   哪怕它们最美。
   这个时代流行的是简约,流畅,明快。
   流行的就是一把剃刀,把那些恼人的烦丝统统剃掉,留下最后的必须与美。
   版式也是。
   互联网时代,围脖时代,信息碎片化,人人都被纷乱而快捷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版面上阻扰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东西,哪怕是很微小的,都有可能被读者厌弃,认为乱心。
   没有多少人愿意花更多心思去抖开那些我们可以设置的“创新小包袱”。
   这样的情况下,原本我们认为是点睛之笔的“包袱”,也许真的成了我们被读者厌烦的包袱了。
   简约,流畅,明快,同样适用于平面媒体。
   这也是我喜欢新京报**杂志等这样版式的重要理由。

上一篇: 总编的无奈   下一篇: 底色

阅读数(3008)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