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尼斯和埃及的事变又让我想到了传统与现代这一对范畴。现代生活说到底是“方便”,这是克尔凯郭尔早年就觉察到了的。谁愿意为世人制造不方便呢?他发愿,说他愿意。方便,我以前在介绍戈尔那本书的标题时介绍过,英文涵义很深刻,翻译为汉语则很浅薄,但这也涉及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无奈。方便,和不方便,只看不方便的英文语词,就有深意,仍以戈尔编写的那本书的标题为例:an inconvenient truth.此处两个关键词都只有无奈的汉译:不方便,真相。真相通常使我们不方便,这是真相的本质。可是科学主义者相信,真理(英文也即真相)造福于人类,什么是“造福”?传统与现代,有两种解释。现代的解释,造福,即增加幸福感,也即方便——这一语词的最初定义是:减少努力。宗教家克尔凯郭尔意识到什么问题?不方便反而是造福人类?戈尔为那本呼吁环境保护的书的标题选择了这样一种克尔凯郭尔式的表达,他自己意识到了?还是仅仅因为他使用的是英语从而有了类似集体无意识的宗教感?在人类可能发展任何文文明之前,人类先演化出来“情感脑”,我很难判断是不幸还是万幸。哈耶克相信,传统植根于我们的情感脑。由三种原初情感而道德感而宗教感,这是人类情感的演化史。未来各文明的冲突与协调,必须也只能从这里出发,返回人类情感的演化史,寻求和解,或康德梦幻中的“永久和平”。早餐了,再叙。这一遐想原本是写在“思享家”博客日志里的,但那里服务器休息了,“待审查”,故而转贴在搜狐博客,这里的服务器其实也经常休息(升级或维修),不过今天没问题,直接就日志更新了。更新之后,又读了一遍,意识到我们的无奈的汉译,其实有许多是严复那一代人留学东洋时,从日本人的英语翻译作品中带回来的。所以,我们的无奈,其实反映了日语翻译的无奈。由此想到,西学经典,大约五十年便要有新的译本,不是为了阅读品的市场,而是为了将国内的新思想和新知识融入西学经典。日语何以肤浅?我的日文早已还给老师了,故而只有猜测而已。我的猜测,有些种族主义嫌疑,但我明白我不是。我的猜测是:东亚儒家三国(中、日、韩),只有古代汉语最深刻。为什么?我推测,是因为甲骨文时期,汉语已完全与民间口语分离了。这一分离,在日语和韩语里面,我推测,很晚,至少晚一千年。书面语的本质是视觉的而不是听觉的,故而,它允许基于视觉直观的诸种抽象过程。例如,“意象”之学,例如“表象”之学,例如“意境”之学。所有这些学问,在印欧语系的“语音中心主义”传统里,很难有发展空间。这是脑科学研究报告:母语对情感脑的发育和结构,有塑形性的影响。情感脑决定两方面的脑功能:(1)社会脑,(2)理性脑。
回答网友“小楼玉笙”的评论:严复那一代人,根据我找到的统计数据,清末民初时期,留学东洋的大约1500多人,而留学西洋的大约几十人。主要是甲午之后,情有可原,因为战争表明,东洋人学习西方成功了,与其中国人再去西方学习,不如拿来东洋人的西方经验。故而,我说他们那一代人主要是留学东洋。不过,严复比他们稍早,大约1880年吧,留英。感谢你的更正。
     关于制度可以培养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政府,我的观察,美国有国会议员,任期可以很长,尤其是参议员,毕生连任的很多。此外,国会与政府之上,还有九名终身制大法官,可判决国会或政府违宪。诸如此类的制度,总统任期虽短,但对社会(选民)负责的主要是国会议员和最高大法官而不主要是总统。新加坡和北朝鲜是“家天下”,也可以有长期负责的政府。类推,独裁三十年的穆巴拉克,比较而言还是相当负责的(试想伊拉克几年一届的政府将怎样表现)。独裁者最终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全部后果,也就是负责的意思。民主制度是一整套结构,这些结构逻辑互补,缺一而不可。老邓废除了干部终身制,代之以什么制度?当初中纪委和中组部只有权宜设想,没有长远设想。平衡各种力量的结果是按照年龄“一刀切”,逐渐演变为目前的这种干部任期制。缺了监督中组部的机构,又缺了监督中纪委的机构,逐渐演变为无人负责的任期制。
     如果目前无人负责的任期制能够被另一套提供更负责任的政府的制度取代,那么,我们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的想象就将成为现实。否则,一个无人负责的政府的理性行为当然是滥发钞票,因为这样最省力(官僚行为模式:“努力最小化”原则)。哈耶克在1970年代提出“非国家化的货币”设想,或许至今显得令人惊讶,但在未来绝不是不可行的。这一次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以后,布坎南呼吁“赋予货币宪法地位”,因为,货币问题,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里的涵义,始终是民众的购买力问题。民众的购买力问题,当然是财产权利的最核心的部分。试问,你从你的广义产权(生命、自由和产权)获得的收入如果每天都在迅速贬值,你的产权是受到保护了吗?当然不是。这就是布坎南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他追溯产权哲学到洛克,然后他论证:如果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纸币的发行权,就不应交给任何一届政府。神圣的东西,只有在宪法层面才可能得到保护。我的遐想是:中国呢?中国人的产权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