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敏:全球化下新加坡PMET的出路

(2011-08-05)

早报导读

● 刘学敏

近年来,新加坡的PMET(Professionals,Managers,Executives,Technicians——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阶层常常被各种政治讨论所提起。在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里头,这群人可以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分子。他们一般比较保守,担负着企业的中层管理和技术责任,持有自己的房产,已婚,重视孩子的教育,政治上拒绝激烈的改变。

但他们也是社会里头的夹心层,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时候,三代人的经济负担都扛在他们的肩上。新加坡没有福利制度,老人的安养,医疗,孩子的抚养,教育等种种的开销,都必须由这个阶层的人来负担。尤其他们还需有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在这些负担下通常还背负着房贷,车贷和每年的出国旅游,更让他们的负担百上加斤。

所以他们努力工作,兢兢业业,生怕工作上的任何变动,会让他们面对生活水平下降的风险。对老板的各种不管是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也只好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加班加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变成了职场上的常态。

对于新加坡的PMET,最常听到的评语就是:他们缺乏冒险精神。前总理李光耀多年前就曾经引述过一个故事,一个香港老板在香港和新加坡各开了一间制衣厂,几年以后,原来的香港厂长离职去创业当老板;新加坡的厂长虽然有好几次创业的机会,却一直甘于做一个受薪的管理层,“打死不走”。

在工作相对稳定的时代,这样的安分守己的心态确实也可以让新加坡的PMET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运气好一点的也许还抓着资产增值的时机,在工余的时候投资股市或者房市,小赚一把。

稳定的事业环境一去不返

但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这种安分守己,一心求稳的心态,却极大可能变成了新加坡PMET的问题。全球化的冲击,体现在两方面:产业及区域总部外移;外来人才的涌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制造业一直是新加坡GDP成长的主要动力,也雇用了大量的中层管理,工程师和技师。但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和各种制造行业生态圈的形成,新加坡由于人力和国土资源的限制,渐渐失去作为跨国企业在亚洲制造基地的地位。尤其在电子业,不管是硬盘、电路板、半导体,都不断看到工厂外移而裁员的消息。

新加坡作为跨国企业在亚洲的区域总部的地位,也出现同样的情形。我在上海工作期间,看到各个跨国企业纷纷把亚太区域总部从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城市迁移到上海。理由无他——中国的市场对亚太区域太关键了。连带的,和市场相关的研发中心,也更多地迁移到了上海。本来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服务于亚太区域的中层管理人员、工程师,也就这样流失了工作。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