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大都会的2元店

(2011-08-21)

早报导读

● 陈颖

学人视角

家中粘板裂了,临时就近跑到一家2元店买回替代品,质量还说得过去,至少可以用一阵子。不过是早上10点来钟,店里生意不错,付账时竟然排起了十多人的长队。对价廉的商品当然不会期待太高,但朋友曾告诉我,她常常在那里淘到诸如咖啡过滤纸之类的物品,感到物有所值。我在店里则看到挂出的巨大横幅,宣告新的连锁店下月即将开幕,扩张的规模看得出这种低价店已然成为颇受欢迎的概念。

有时难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社会在不断追求进步,推动人们不断向往更贵更好,但与此同时,这种廉价店却能够大行其道,吸引这么多人光顾,且生意越做越大,实实在在反映出民众对此等消费的强劲需求。有人或许会说,如果经济增长一直高于物价涨幅,这类店应该没有发展的潜能。其实,此类商店不独在新加坡,在世界很多大城市都有一定市场。在纽约市中心,0.99美元的超市占了很大的店面,大大的招牌很远就能看到。在佛罗里达奥兰多,吃到10美元左右一餐、包含主食甜品及水果的中西自助餐。至于那些日新月异的购物网站,从Amazon、电子湾(Ebay)的创意先行,到中国淘宝的巨大成功,新加坡的博客服装、首饰小店等,无一不是推崇价廉物美,以相类的经营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庭。

过去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似乎这些价格廉宜的物品多是提供给低收入阶层,但如今,中产阶层很迅速、很自然地成为此类消费的中坚力量,占据相当份额。也许放在十多年前,那些是中产们鲜少会光顾的地方。但是,现在越发两极分化,价格昂贵的奢侈品高高在上,形成特定的消费阶层;而诸如廉价航空公司、廉价酒店的纷纷崛起,给了更广泛阶层的人们更多的选择。这一部分人越来越习惯于不断地搜寻、计较、衡量,然后再做决定,即便为此花上更多时间。中国的朋友说,购物前,她已经非常习惯先到实体店看好商品的尺寸、质量,然后在淘宝网上下单;新加坡的友人则抱着“不打折不买”的心态,势必进行最划算的消费。

这些故事的背后,固然得益于大规模生产、低成本运输带来的物流便利和多元选择,一方面这体现出人们消费意识的精明,另一方面,也是观察中产阶层因应社会变化的消费心态和行为的方式之一。和时常东奔西跑的一些朋友谈起,从美国、英国,到中国、新加坡,物价都是一个格外敏感的话题。需要持家的人,每天要吃要喝的面包鸡蛋、水果蔬菜,涨了几分一角,都是最直接的体会,最准确的比对。

作为夹心阶层的中产收入人士和家庭,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总是格外敏感。他们享受经济成长,获益于都市繁荣便捷,也比较在意生活素质。消费者物价指数如果随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向上,尚属正常,如果指数升幅过高,意味着消费市场出了问题,继而社会也受波动。尽管十年间薪水翻倍,但仍然远远比不上房价、车价上涨的绝对值。对中产阶层来说,辛苦打拚来的房子与车子是家庭必备品,无法割舍,因此必须维持的费用水涨船高,这样的压力一直存在,只能寄望于通胀的规模小一些。当生活成本不断推高,个人与家庭的金钱价值随之下降,用起来自然采取小心翼翼的态度。于是,2元店的生意风生水起也是意料中事,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生活压力和消费压力增加的社会现实。

对低收入阶层来说,生存与生活的压力是切切实实要面对的。住家附近杂货店收银的老伯,头发花白,常值夜班,闲聊时我说“牛奶又涨价了”、“东西越来越贵”,老伯点头承认,幽幽加了一句:有工作的还好,没有工作的就惨了……他对CPI之类的概念也许不甚了了,重点是必须工作确保物价上涨仍可以继续维持生活。

而中产阶层貌似光鲜的生活外表,实则内里不乏紧张。一方面,对自我在职场、事业有一定期许,同时对个人和家庭财富、生活水准有较高要求,无法放松或者“放任”;另一方面,社会剧变造成诸多因素无法预期,如通货膨胀、房价和教育、医疗费用腾涨等,都使得中产较以往更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反映到市场的一种模式,即克制的消费,在这个时代的中产身上体现明显。

大都市追求的是国际化的风华,然而越是大都市,才越有2元廉价店的反差。这或许是都市飞奔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对中低阶层的市场弥补。朋友有时不解为何每个周四本地报章都会有超市的两版广告,促销的仅仅是几毛钱的优惠,现在应该会清楚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