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引起不小的轰动。作为首位华裔驻华大使,本该“衣锦还乡”的他,却“寒酸”入京,其平民做派和前呼后拥的中国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宣示“美国价值”以及美国的“软实力”,似乎没有比这样的开局更有效的了。不过,骆家辉还必须面临一个更大、更长期的挑战。那就是清除中国式的种族主义。

中国人喜欢把到海外居住的华裔叫“二等公民”。在骆家辉就任之前,百岁老人杨绛的一段话被广泛报道:“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钱钟书、杨绛夫妇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罕见的奇人,对西方文化也相当熟悉。杨绛说这种话,当然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钱杨夫妇的西方经验,主要限于二战以前。当时在整个西方社会,确实有着对东方人强烈的种族歧视。一位史学前辈告诉我,包括陈寅恪在内的许多史学前辈,游学哈佛时都住在同一栋房子里。因为当时肯租给他们房子的就那么一家房东。说那时中国人是“二等公民”,千真万确。

但是,二战后西方在这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谓“中国人是二等公民”这样的话,美国的白人是不会说的。为什么?这叫种族歧视。你敢说这话,工作和事业还要不要?朋友还要不要?上网查一下就知道,骆家辉出生那年,中国人(即所谓华裔)在美国人口中占0.1%。但占成功人士的比率至少大十几倍。即使是他们那代人,也是在种族歧视中长大的,只是境况比二战前大为改观。特别是民权运动后,种族歧视如果不是非法,至少也属于“政治不正确”。所以骆家辉一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远比一般的美国白人成功。到了今天的华裔孩子,即使骆家辉那代人所受的歧视大多也已不太能想象了。与此同时,华裔的比率已经在美国人口中提高了十几倍。下一代华裔在美国社会的成就,恐怕是现在这代人很难想象的。

然而,许多中国人还按照老黄历生活。这里有多重原因。首先,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屈辱的历史,使中国人有着严重的“受害者情结”。虽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人还习惯从受害者的角度想问题,似乎凡事都是中国受欺负。中国人在西方生活也肯定会被欺负。第二,这种受害者情结,刺激了“大中华沙文主义”的傲慢,乃至对于中国人选择在别的国家生活感到难以接受。1996年的一次国际学术活动,我亲眼看见一位来自中国的教授,无法理解一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博士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中国人歧视海外华人

我那时在美国学习刚两年,对两头的心态多少都有些理解:中国开放不久,即使是这位常出国的教授,见到的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也不多,不能想象一个顶着中国姓氏、黄皮肤的年轻人怎么会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第二代华裔,在常青藤很集中,我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在美国土生土长,不会说中文。而且他们长大的时代中国比较封闭,父母不会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带着孩子到中国过暑假,中国认同就更少。更不用说,他们那代种族歧视比现在厉害得多。他们一天到晚抗议白人不把他们当美国人。所以,有时你如果流露出他们不是美国人的看法,他们会很不快。我当时坐在两人中间,直接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还好,什么都没有爆发。大家的教养都很好。但是我还是出了身冷汗。

不过,这种好教养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有时中国式的种族主义会以最赤裸裸的方式爆发。以下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杨锐的微博:“五年前,我去美国使馆采访美国前司法部长,遇到长得很丑的一位二鬼子,她搬了一张巨大的沙发给部长,她的美国主子,而只给我摆了一张小椅子在对面,靠,我像个被告席上的,当时就跟丫翻脸了,我说你必须给我找来一样大小的沙发,她说没有,后来我坚持把五星国旗放在我身后,我是一个大国的主持人。”

根据这位“大国主持”的自我介绍,他是“04年央视十佳主持人,英语频道唯一金话筒最佳主持人,创办Dialogue和Global Debate,并主持New Money”,可见其影响力。在美国住过几年的人都知道,如果美国哪家电视著名主持人敢这么对华裔说话,肯定立即丢掉工作。但是在中国,这种对黄皮肤的歧视则一直畅通无阻。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许多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看到明明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在外面能挺直腰杆做人,就心理不平衡,有一番阿Q式的苦涩。我1994年离开中国后确实尝到过一次当“二等公民”的滋味。那是1996年暑期学术活动时到中国。我属于耶鲁团队的一员,很受到些特别照顾,从来没有感觉到在中国别人会对我这么客气。不过,有一次人家确实不客气了。那是在上海接待单位的楼里乘电梯。同行的是耶鲁社会学系主任。当时我虽然刚刚进硕士班,但她一直把我当朋友相待,我们还是邻居,大家彼此很随便。等电梯门打开,本来站在她前面的我刚想走出去,接待单位的领导暗暗地用一直手狠狠把我顶住,保证让她先走。我当时一股火上来:我知道让领导先走、让外宾先走的规矩,但现在我又不是你单位的了,而且还是外面来的客人,凭什么管我?但看看那位笑眯眯的系主任朋友,天真地全然不知道暗中的这些小动作,我要发作,岂不让她尴尬?还是帮朋友维持一些合作关系吧。不过,啥是“二等公民”,这一课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然,由此也理解了中国人总把在美国的中国人看成“二等公民”的道理。

世界在变,中国人的观念不管多么顽固,也要跟着变。在20年后,中国人将面临着一代远比骆家辉更成功的美籍华人。他们甚至可能作为美国的领袖出现。华人乃至亚裔,在美国的政治中,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民。他们对“二等公民”、“二鬼子”这样的称呼还能忍耐多久呢?希望骆家辉能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扫荡这种中国式的种族主义。这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也绝非是件小事。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