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手机的概念可谓大行其道。

先是8月3日,华为发布了首款云手机Vision,可以实现PC、手机和平板多个平台的信息同步备份和擦除,拥有160GB的云存储空间。接着第二天,阿里巴巴发布了内置淘宝比价、口碑网、淘女郎等阿里旗下各种应用的阿里云手机。而到了8月16日,雷军领衔的小米科技也将发布第一款小米手机。据说,百度、腾讯将来也有可能推出自己品牌的智能手机。

这些中国的云手机厂商们未来将集体挑战苹果的统治地位,而不是与摩托等传统手机厂商们正面交锋——因为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手机终端的问题。

这几个厂商没有一家原来是以手机作为主营业务的:华为是做电信主设备的,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小米的主打产品是手机聊天工具米聊和手机操作系统MIUI,自己以前也没做过手机。他们推出的手机与传统手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云手机”,这种手机具备了以下几大特点:

1.云手机无一例外都采用了Android操作系统,不过这些拥有较强的手机软件开发能力的厂商,无一例外都对原生Android做了大量的定制开发,以使得新系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

2.云手机均全面内置了该手机厂商的各种应用。例如阿里云手机里面装满了阿里巴巴的各种应用,小米手机则肯定会预装米聊、MIUI、小米便签、小米司机等各种小米应用。

3.云端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发布手机的同时,各家云手机厂商均大力建设了后台的云服务平台,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云存储等方面的服务。

而传统手机厂商的手机则有很大的不同。随着谷歌不断地升级Android,很多传统手机厂商已经懒得再去对标准Android版本做改良了——反正不久谷歌就会搞掂这一切,后来就连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UI界面也千篇一律了。

传统手机厂商也没有自己的王牌手机云应用产品,消费者只是对他们的手机品牌很熟悉,却从来不会很在意他们的应用服务,不仅仅是手机中内置的应用很少用,就连他们的各种仿苹果的手机软件应用商店也乏人问津。没办法,做互联网和做手机就是有这么大区别。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也无法走向云端一体化。

依靠传统手机厂商的力量,终究无法战胜苹果的iPhone,因为双方玩的是一场不对等的游戏。由于传统手机厂商不擅长云服务,他们很难将Android+应用服务+手机组合成完美的产品,并达到与iPhone同样的使用体验。

很多用过Android手机的用户都会有这种感觉,用Android更加自由,因为可以自由地与电脑相连,可以自由地穿梭于种类繁多的手机应用商店;但是,自由的代价就是差一个数量级的用户体验。他们发现,Android手机使用起来总是没有iPhone顺手。当然,对于刚刚使用智能手机的小白来说,两者的使用体验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究其原因,就是苹果做的是一款让使用者满意的“云+端”产品,而在Android阵营,作为“云”主导者的谷歌和作为“端”主导者的传统手机厂商却是各唱各的调。谷歌之所以马不停蹄地升级Android,就是不希望手机厂商在Android上做过多的自主开发,从而影响谷歌主力产品如搜索和地图等的推广,因为毕竟最后还是靠这些来赚钱的。手机厂商则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卖手机,服务本身反正很难挣钱,也就不是那么积极。最后的结果就是Android手机的消费者体验远远赶不上iPhone,苹果得以享受高得惊人的品牌或者说是用户体验的溢价,以一己之力攫取了手机市场50%以上的利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