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30日的《北京晨报》报道,《建党伟业》从6月15日上映至今一个半月,票房不足4亿,不到总导演韩三平预期的8亿之半,也不及导演黄建新超越《建国大业》4.2亿的期盼。

报道分析说,尽管找了100多位明星出演,但“明星牌”已被《建国大业》用过,“同样的噱头,第一次使出来观众会觉得新鲜,第二次用就不会那么灵光”了;“何况在影片质量上,《建党伟业》相对于《建国大业》并没有大的提升,甚至在人物塑造方面还有所不如:《建国大业》刻画的蒋氏父子形象颇为生动,而《建党伟业》所涉及的背景年代跨度太大,出场人物都只是浮光掠影地闪过,全片缺乏一个丰满的人物。”

分析不无道理,但错在这是看过了影片之后的评价,并不是影响、反倒是增加票房的原因——许多人走进影院,便是冲着演员去的。

退言之,评价似嫌既“不到位”,也“不全面”。

“不到位”是说,譬如打“明星牌”,非但“不新鲜”“不灵光”,反而令人反感。因为,“集中名角演大片”,固然是体制的优势,无奈其中的许多人都改了国籍,适彼东洋南洋西洋的乐土去了,由这些“假洋鬼子”表现“建党”的重大政治题材,本身就是莫大的讽刺,莫说演技并非个个出彩儿了。

再说,由这些演员饰演的伟人,也都早就走下神坛,不再神秘莫测,完美无缺,光彩照人,也不再引起国民的兴趣和关注。

“不全面”是说,当今的中国,国策是发展经济,国家唯GDP是求,官、产、学、商唯利是图,社会一切向钱看,政治不再是统帅;而社会文化的多元,生活的巨大压力,都使得娱乐文艺大行其道——因此,看似荒诞的《让子弹飞》,上映一个半月,票房却突破了5个亿。

总之,如今,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的权利,认为党国的大业,应该体现在改善民生,改进民主,使人民幸福上,主要不是历史上曾经如何伟大光荣英明正确。

尽管如此,好在影片投资不大,钱还是赚了

只是这钱并不完全是靠自身的艺术魅力,而是得益于党国的政制和“唱红”的政治——由党团工会组织观看,观众鲜有自掏腰包者。换言之,票房并不完全反映市场价值,倘若扣除公款购票,真不知道结果如何——当然,其他影片如贺岁片,也有工会掏钱的情况,但绝对比不上看《建党伟业》的“不差钱”。

网易云南省红河州网友 [幽堕]说:看到一故事,

某人得到一张免费票,去看时迟到了,发现电影院门已上锁,就央求看门人说:“只要开一小点,我就悄悄进去,不会影响别人的”。

看门人回答:“不行,我要是一开锁,观众会全部跑掉的。”

——这种幽默,尽管夸张,就算是“恶搞”吧,也不失为一种评价。

还有,对于这么一部政治宣传影片,导演却拿它当商品炒作,开映之前,便造势,夸剧本,赞演员,还拿领袖的婚恋当噱头,而扬言8个亿,颇像贩子“快来瞧,快来看,来晚了看不见”的吆喝。

不知该片是谁投资,投了多少,编导演各赚了多少?

可以肯定的是,有权力的支持,政策的倾斜,不愁“名利双收”——赚钱不成问题,还能获得“金鸡”或“百花”之类的奖项,这也是中国文化市场的一种“特色模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