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理为什么不觉得“歪”

 

 我朋友陶东风教授在《有些歪理为什么走遍天下》的文章里谈到了眼下歪理横行的问题。他认为这主要是由权力横行所造成的。我很同意他的看法,但是,我觉得,我们一听就知道是“歪理”的歪理其实并不太可怕。可怕是那些我们听不出是歪理的歪理。例如,“文革”时天天宣传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我们当时听起来并不觉得是歪理。今天回想起来,就不能不问:为什么那时候别人对我们讲歪理,我们并不觉得是歪理,反而还把歪理当成了“真理”。

 法国社会学家雅克·埃吕(Jacques
Ellul
)在《宣传:人的态度形成》一书中发现,被别人长期奴役,不能为自己命运作主的人,特别容易接受宣传。宣传在非洲国家特别有效,“无论什么宣传都能一下子奏效,因为他们生活在殖民者领导之下,一直处于低下的地位。”从来没有得到说理、辩论机会的人,也就习惯了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相信。在不允许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宣传,他们最怕的就是与众人、与集体、与领导不和拍或意见不同。发生这种情况时,他们会本能地感觉到“孤立”和“不安全”,觉得“可能会招惹麻烦”。宣传利用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焦虑”和“害怕”的感觉。

 埃吕让我们看到,“焦虑”和“害怕”是一种妨碍人们察觉歪理之“歪”的心理因素。当你的直觉或常识让你对什么“理”有所怀疑的时候,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一定是我自己错了,那么歪理也就有了可乘之机。用强梁和教训人的方式说歪理,往往就是先声夺人,给你一个下马威,吓住你,不让你觉得他的理歪。陶东风教授的文章里就有这样一个例子,20107月间,吉林省辽源市环保局分配责任制奖,局长与职工相差三倍,有人认为不公,向纪检部门反映,结果惹恼了局长郭东波,在今年年初的一个大会上破口大骂:“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

 
歪理不一定要吓唬我们,有时候用讨好我们的办法,它也照样可以不让我们察觉出它的歪来。
光明网日前发表署名相晓冬、题为《要警惕骆家辉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长文,抨击骆家辉轻车简从的背后,是资本主义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是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体现。813日,美国华盛顿州前州长、联邦政府前商务部长骆家辉,携家眷从美国西雅图抵达北京,正式开始他的驻华大使任期。但这位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部级高官,履新之旅却显得十分低调,没有大量随从、没有警卫,背上一个包、手拎一个包,全家人都没闲着。这像一个大使吗?机场有目击者如此嘀咕

  相晓冬的文章借骆家辉是华裔的事实,把骆家辉的美德说成是中国人的美德,进而又推导为是代表中国人的共产党的美德:“骆家辉身上所喷薄洋溢出来的美德绝不是他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代创造积累的精
神财富。”

 
美国人骆家辉的简朴美德其实是中国的,不是美国的,如果相信这个美国大使的美德是美国的,那就是上了
美国“新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当——诉诸于民族主义的歪理就是这么把歪说正的。

 
心理学家朗格(
Ellen Langer)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人在一架复印机前排队等候,一个一个地印,再让另外几个人去插队。实验结果发现,在那些没有提出理由就要求插队的人当中,60%的人成功了。在那些用好理由要求插队的人当中(我上课要迟到了”),94%的人成功了。而在那些用蹩脚理由要求插队的人当中(对不起,我需要印几张,让我先印好吗?”),93%的人成功了。朗格得出的结论是,理由的好坏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理由与没理由的区别。现在许多新闻发言人提供的就是那些让93%的人接受的理由。他们利用的是人们急于要求理由,觉得有理由总比没理由要好的心理。

  
明目张胆的歪理固然叫人气愤,悄悄得逞的歪理更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后一种歪理不仅是别人的,也是我们自己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