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话中保存了很多《水浒传》词语


丁启阵

 


中国各地汉语方言,保存古代汉语成分的多少,是有地域差异的。一般说来,南方地区(主要是东南一带)的吴闽粤等方言保存古代汉语成分远较北方官话为多。敝乡是浙江东部,古越国之地,方言属吴语。宋室南播杭州(临安),带去了宋朝北方官话,以至于今天我家乡人民口中,仍然使用着不少跟宋代故事、明代人创作的《水浒传》意思和用法都几乎完全一样的词语。


随手举一些例子:


吃:敝乡跟《水浒传》一样,茶、酒都说“吃”,而不是“喝”或“饮”。


下半世:《水浒传》:“(王婆):‘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敝乡也说“下半世”,不说“下半辈子”。


物事:《水浒传》:“(宋江):‘我还有一件物事做一处放着,以此要去取。’”又“(阎婆惜):‘天教我和张三买物事吃。’”敝乡也不说“东西”,而说“物事”。


家私:《水浒传》:“(宋江):‘……我将家私变卖一百两金子与你,你还了我招文袋。’”家私,家产。敝乡也称家产为“家私”。


住不牢:《水浒传》:“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屋居住。”住不下去,敝乡亦说“住不牢”,不说“住不下去”,“呆不下去”。


大虫:《水浒传》管老虎叫“大虫”,敝乡亦然。


汤:《水浒传》:“……燕青、李逵起来,问店小二先讨汤洗了面……”。敝乡也管热水叫“汤”。


洗面汤:《水浒传》:“(潘金莲)‘慌忙起来烧洗面汤,舀漱口水,叫武松漱了口面……’”。敝乡也管洗脸热水为“洗面汤”或“面汤”。


脚汤:《水浒传》:“酒保一面煮肉打饼,一面烧脚汤与呼延灼洗了脚……”。又,“(薛霸)‘又叫卢俊义去烧脚汤。’”敝乡也管洗脚热水叫“脚汤”。


掇:《水浒传》“(武松)掇条杌子自近火边坐地。”敝乡也管“搬(凳子)”叫“掇(凳子)”。


落肚:《水浒传》:“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敝乡也管饮食进肚叫“落肚”,说“三杯酒落肚”,不说“三杯酒下肚”。


横头:《水浒传》:“武松掇条凳子,横头坐了。”边上,侧面,敝乡也说“横头”。


央:《水浒传》:“你便出银子央我买。”央,央求,敝乡也说。


箸:敝乡跟《水浒传》一样,两根竹木做的吃饭家伙,不说“筷子”,而说“箸”。


休要:《水浒传》:“(潘金莲):‘拙夫是无用之人,官人休要笑话。’”不要,敝乡也说“休要”,只是两个字常常读得急促,合为一个音节。


小猢狲:《水浒传》:“(郓哥对王婆):‘我是小猢狲,你是马泊六!’”敝乡也以“小猢狲”蔑称小孩子。


凿栗:《水浒传》:“那婆子揪住郓哥,凿上两个栗暴。”敝乡也管弯曲手指敲击人的头顶为“凿栗”或“栗凿(音似枣)”。


折:《水浒传》:“(徐宁):‘梅香,你来与我折衣服。’”敝乡亦管叠衣服为“折”。


胡梯:《水浒传》:“(时迁)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门外。”敝乡亦管楼梯为“胡梯”,楼梯台阶叫“胡梯格”。


价:《水浒传》:“(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这样的结构助词,敝乡也说“价(嘎音)”,不说“的(地)”。


怎生:《水浒传》:“(卢俊义):‘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敝乡也说“怎生”,不说“怎么”。


日脚:《水浒传》:“(店小二)大哥休怪,正是要紧的日脚,先得说明白最好。”敝乡亦管日子叫“日脚”,也叫“日节头脚”。


…………


倘若仔细、全面地搜索一遍《水浒传》,今天敝乡还在使用的相同词语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别处方言,当然也会使用着一些跟《水浒传》相同的词语,但我估计,像敝乡方言使用着这么多跟《水浒传》相同的词语,应该是不多的。


作为一个研究语言文化的学者,我只能说:浙江东部台州一带的方言,由于宋室南迁的历史原因,保存了不少跟宋朝官话有直接关系的词语。但是,作为一个从小爱读《水浒传》、童心未泯的人,我却不能不为自己家乡的方言中使用着这么多跟《水浒传》相同的词语,感到自豪,感到振奋,感到神旺——仿佛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附体上身一般。

                                          
2011-9-23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