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进》之人物春秋

作者:本站编辑部

来源:《同舟共进》授权发布

来源日期:2011-9-1

本站发布时间:2011-9-1 14:38:55

阅读量:16次

    编辑的话:即日起选举网受权发布《同舟共进》杂志系列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物春秋:贺子珍胞兄贺敏学的风雨人生 

    1954年6月,中央建工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建筑工程局长会议。时任华东建筑工程局局长的贺敏学第一次到北京。外甥女娇娇(李敏)在星期天到北京饭店看望舅舅后,马上把消息告诉父亲毛泽东。毛泽东甚为高兴,让女儿转告舅舅,请他于翌日晚7点钟来中南海丰泽园做客,还嘱卫士长李银桥派车去接。

  这是自中央苏区分别二十余年后,贺敏学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毛泽东关切地询问贺敏学这些年都做些什么工作,家属情况怎么样,贺敏学一一回答。毛泽东仔细倾听着,很少打断他的话。后来,贺敏学告诉妻子李立英,毛泽东曾称赞他有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第一,渡长江第一……

                          沙文汉:一段未能奏响的外交插曲

    新中国外交部建立初期,外交官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经历过长期战争岁月的军人;二是抗战期间及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以前在重庆、南京、上海、北平、延安等地从事过外事工作的干部;三是长期从事党的统战、情报工作和在海外工作的干部;四是新中国成立后,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教会大学选调的革命青年和北大、清华等其他高等院校的年轻大学生;五是建国初期到60年代中期,从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各部门多次抽调的高级干部。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教育厅厅长、浙江大学校长的沙文汉便是其中一位。他在任期间的一段未能奏响的外交“插曲”及其夫人陈修良的人生遭际、仕途沉浮,令人唏嘘不已。

                           陈光甫:“中国的摩根” 

    提起摩根,人们马上会想到那位叱咤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而提起“中国的摩根”,则不能不提那位曾活跃于上海十里洋场的“金融名旦”。他勇于开拓,把一个只有几万元资本的小银行,经营成为中国一流的私营大银行。他就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办者——陈光甫……

  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曾送给陈光甫一副对联:“不变随缘,随缘善变”。这确实是陈光甫为人的真实写照。凭着“随缘善变”的本领和与美国的特殊交情,陈光甫在多事之秋的中国仍能如鱼得水,把上海银行经营成中国一流的私营大银行。

                                夜闯中共一大会场的不速之客 

    1921年7月30日,酷暑中的上海,气温高达37摄氏度。就在这闷热的晚上,一些代表陆续来到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幢石库门——李公馆里,他们将参加中共一大的第六次会议,也就是最后的闭幕式。会议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担任记录。不料会议开始不久,就有一个“穿灰布长衫”的不速之客从弄堂进来直接推开后门,闯入了会场。他借口寻找社联的王主席,张目四探,随即匆忙离去。富有地下斗争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立即提出中止会议,马上转移,从而改变了中共一大的会议进程。

  闯进李公馆的密探究竟是谁?经考证,此人乃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程子卿。程子卿是怎么闯入一大会场的?人们又是何时认定程子卿就是闯入会场的密探?程子卿究竟是不是黄金荣的把兄弟?他的人生结局又如何呢?

                                
                            中共党史上的“林家三兄弟” 

     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林家三兄弟”,林育英“虽死犹荣”,林育南“死不瞑目”,林彪葬身异国——他们的故事余音袅袅,让人沉思、感悟……

  俗话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共党史上的著名兄弟,一一道来,就有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毛泽东和他的弟弟毛泽民、毛泽覃,杨闇公烈士和他的弟弟杨尚昆、杨白冰,方志敏和方志纯兄弟,沈雁冰和沈泽民兄弟,惠浴宇和周惠(惠珏)兄弟,王树声和王宏坤兄弟,邹韬奋的公子邹家华和邹竞蒙兄弟,以及叛徒和烈士兄弟的奇异组合——张国焘和张国庶兄弟等。当然,还有一例更为人们熟知的,那就是“林家三兄弟”——林育英(张浩)、林育南、林彪(林育容),他们当中,一个是让人尊敬的中共元老、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是因反对党内左倾错误,而被“内鬼”假敌人之手杀害的革命烈士,另外一个军功辉煌但晚节不保。这三兄弟的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们的伟业和事功、壮烈和喑哑,几乎伴随了中国革命的完整历程。

                             中共一大“奇女子”王会悟 

   “王会悟同志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同志的夫人。她在党的一大筹备期间,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这段文字,见于1993年11月18日新华社《李达同志的夫人王会悟在京逝世》的电讯。

  原来,中共一大召开时,王会悟担当后勤保障的重任。当第六次会议出了变故紧急休会后,又是她献计改址嘉兴南湖,精心策划在游船上继续开会,并志愿充当警卫,保证了一大圆满闭幕。

……

    中共建党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一大文献保存到建国以后的几乎为零,而健在的不多几位代表,也因年代久远而记忆不清,直至1970年代末,连一大召开的时间都未搞清。王会悟因此成了“活档案”,研究一大党史的专家、学者及报刊记者们纷至沓来。她不厌其烦接待,以亲历亲见者的身份回顾一大的细节。

  嘉兴南湖上那艘闻名中外的“红船”,得以成功仿制陈列,王会悟同样功不可没。

  1958年底,中央批准浙江嘉兴县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者带着模型船前往北京,经由中央办公厅的介绍,他们去找王会悟。王会悟叙述了当年画舫的大概长度、船面布局、开会舱房里的陈设、装饰,乃至桌椅的颜色等。筹建者用心记录,重新设计制作,然后再送北京审定,董必武来了答复:“就是这种船。”于是据以放大仿制。

  1959年7月1日,红船如愿制造成功,国庆10周年时正式对外展出,南湖红船从此声名远播,至今已在南湖碧波上停泊了53个春秋。2006年,乌镇兴建了“王会悟纪念馆”,也陈列有红船模型。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朝着一个伟大的时代扬帆起航。

  睹物思人,王会悟这位红色奇女子的风采、功绩,也引起了参观者的景仰、赞叹。

                                  父子三人同当中央委员 

    党的历史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事值得回味和传颂。其中,父子三人在党的“五大”上同时当选中央委员,就曾被传为美谈。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7年4月末在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召开的。大会选举的29名中央委员中,有3名是同一家人,这就是陈独秀与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陈乔年当选中央委员时只有25岁,陈延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时,也不到29岁。

  按现在的思维方式,通常人们会猜想,他们这么年轻,在党内升迁却如此之快,肯定和总书记父亲的影响有关。可党的“五大”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之际召开的。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的主持下,批判、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陈独秀虽仍被选为总书记,但对他的批评还是非常严厉的,领导地位岌岌可危。在这样一种政治氛围下,他的两个儿子不但未受影响,还双双入选党的领导核心,应该说非同寻常。其实,绝大多数“五大”代表都认为,他们的当选是实至名归的。大革命期间,我祖父曾先后在广州和武汉从事党的工作,和延年、乔年兄弟时相过从。“文革”期间,祖父被迫闲居在家,曾两次和我谈到他们的往事,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这两位年轻共产党人的形象,从此深扎在我心中,几十年时光都未能冲淡。

                                 马锡五,你在哪里?

    2009年,根据马锡五事迹拍摄的电视剧《苍天》在央视一套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今天的普通民众来说,马锡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却在中国法制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0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全国各级法院要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那么,马锡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司法实践有何特色,缘何采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一种审判方式呢?

    马锡五在任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期间,找到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就地解决的司法民主的崭新形式——“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巡回审判方式的典型代表,有其显著特点:其一,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情;其二,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其三,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形式。马锡五审判了大量民刑案件,处理了很多长期缠讼不清的疑难案件,纠正了一些错案,深受群众欢迎。边区人民亲切地称马锡五为“马青天”。

                                      “还有余秋里”同志

    1968年6月某日,毛泽东接见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人。陈伯达组织新闻稿,将余秋里之名省略。其时,任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的余秋里正在接受造反派的严厉批斗。毛泽东审阅时问陈伯达:“还有余秋里嘛!”陈伯达无奈,只得将毛泽东原话“还有余秋里”转抄新闻稿上。后,凡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余秋里将军必为最末一名,且冠“还有”两字。此一奇特冠名方式一直延续至中共九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