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理“再现”的政治解读

作者:zheheng2008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9-10

本站发布时间:2011-9-10 12:51:26

阅读量:12次

  2011年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四卷本)由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引起媒体极大关注。同一天,南方周末与之呼应,在“时局”专栏用三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这位前总理的就任宣言和卸任总结。诸方人士纷纷解读在当下政治交接的敏感时期,此番朱总理的“再现”的政治含义。

  一位只担任一届五年的总理,一位已卸任十年的前总理,他的“历史回响”居然几次三番引起不大不小的震动,在国内外政坛上并不多见。也许是国人过于敏感了,也许是这位前总理过于魅力了,也许是有些人想借此表达一点政治诉求,也许只是出版商的一次次精明策划。两年前的《朱镕基答记者问》的成功推出让出版者“过足了一把瘾”,随后推出的英文版似有“画蛇添足”之陋,但因配以讳莫如深的朱总理的影像声音,又小火了一阵。这次推出《朱镕基讲话实录》的政治性发酵还在进行中,作为一普通民众,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尝试解读个中滋味。

  一、再现是缘于怀恋

  不管怎样说,朱总理给多数人的 “清廉自爱、刚正不阿”的印象是牢不可摧的。其实国人对政治人物的了解并不深入,更多的只是一种感觉,或直觉。朱镕基不苟言笑、冷峻峭瘦的外表形象,显示出一身正气和果敢,颇合“清官”的历史映像。从朱总理为数不多的公开影像中,他坦荡直率、嫉恶如仇的个性也是很合人心的。当感喟“世风日下、人心不沽”“纲纪不张、贪腐难遏”时,无数如我等人微言轻的民众便在心底呼吁“治世之能臣”的横空出世,以挽狂澜。

  二、再现是缘于埋怨

  朱总理在卸任时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动情地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宫,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那么再看开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哎呀,我就谢天谢地了!”从上任的宣言看,朱总理是不满足于“做好好先生的”,但卸任时似乎只求民众一个“好”字的评价,这种对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好人”的要求并不是朱总理的初衷,透露的是现实的“无情”和英雄式的“无奈”。很多人在保持对朱总理的崇敬的同时,埋怨到,他在推进民主法治方面乏善可陈,出于对自己人格的过分信任,在其任内强化了中央集权,力推机构垂直,地方民主无由发生。尤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是“有匹夫之勇,无政治大智慧”。

  其实,在现实的政治制度环境中,个人的“匹夫之勇”也好,“政治大智慧”也罢,在民主宪政建设中都难有大的作为。埋怨归埋怨,但将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系于一人的政治智慧也有点勉为其难。

  三、再现是源于失望

  我们曾一次次地燃起希望,但又一次次地归于失望。朱总理上任着实让我们high了一把。在就任宣言中说“我们国家目前潜伏着很多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现在的问题很严重,老百姓很多方面对我们是不满意的。特别是对我们的干部腐败。贫富差距悬殊,干部官僚主义、漠视群众的利益”等,问题说得已很清楚的。对此,朱总理承诺到,“如果本届政府对存在的弊端不进行一个根本的改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看下一个世纪中国的事情就很难办”。这里如果我们不说是朱总理的就任宣言,说是温总理的就任宣言,也应说是恰如此份的,甚至放在下界政府总理的就任宣言中,也未尝不可。十五年过去了,很多人盼望的“根本的改革”迟迟不见踪影,人们能不失望?

  四、再现是为了警醒

  应当说朱总理除了不乏雄心壮志,也是一个十分睿智的领导,是体制内的清醒者,对中国的很多问题的看法是吾等民众无法望其项背的,尤其是对体制之弊的深恶痛绝。我们也许是缺的不是对现实的认识,缺的是对“改变现实”的决心和智慧。但今天再现的意图还是蕴含着某种警醒。无论是朱总理“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的政治操守,还是“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的就算成功了”的现实认知,还是“中纪委派出巡视组到一些地区和部门进行检查,查出不少问题。我就想不到,这么无法无天,哪儿还有半点公仆的气味?”的政治责问,以及“社会的购买力主要是在农民,农民的购买力不提高,国民经济怎么能持续发展?”、“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搞‘城镇化’。现在的‘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我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的政治告诫等等,无疑这位前总理最宝贵的“醒政恒言”。2002年在参观胡雪岩故居是他题字到:“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致之,可不戒乎?”

  四、再现是为了鞭策

  无论朱总理的个人魅力有多大,人们的热捧、追忆实质还是为了鞭策当下者和后来者。新中国的总理已有好几届,朱总理在任时间并不算长,朱总理的口碑却是历任总理中的佼佼者,这应是对后来者的极大的鞭策,也是能让有些人汗颜以对的。虽说制度的上的革新是根本,但能有一位像朱总理这样的“好官”“清官”,于民、于国还是有利的,是求之不得的,至少不是历史前进步伐的绊脚石。

  六、再现是因为希望

  也许希望越大,失望越多。温总理作为朱总理的继任者,以另一种“亲民”的风格赢得了民心,但人们还是有几许遗憾和失望。失望之后尚不至于绝望。眼下换届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下任总理的人选也算很明朗了,从其公开的专业背景、行事风格、从政履历分析,善良的人们还是有很多理由燃起了新的希望。一位卸任总理在这个当口高调“被再现”,可看作是一种暗示,也算是一种“院外压力”吧。《南方周末》在刊登朱总理的就任宣言和卸任总结时拟的大标题是“如果本届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们就对不起人民”,“如果不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当什么总理!”。这话是朱总理自己说出来的,如果朱总理不说出这样的话,我们的媒体是断不敢如此要求和质问我们的总理和他的政府的——“你们就对不起人民”,“你当什么总理!”。但“不敢”并不意味着“没有”。要表达的意图也很明显,即希望政府能有所为,有针对性的对“体制弊端”有“为”,并对人民的权益有所“不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